现世修行指南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修行”成了一个时髦词汇,什么事情都可以和修行靠上边。一人食是修行,恋爱是修行,婚姻是修行,跑步是修行,健身是修行,旅行是修行,睡觉是修行……

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入佛入道,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居于庙宇,斩断青丝,六根清净,青灯古佛,不思万劫千生,只道阿弥陀佛,这才是修行。

可我们也看到,有多少看似一身清净的大师只是空有其身,脑袋空空,招摇撞骗,而有的人表面喝酒吃肉,徜徉于红尘,但却已将世间之事了然于心。

我有一个朋友,被佛教教义打动,迷上了佛教。辗转得知法门寺有俗家弟子修行计划,便报名参加了。在寺院里住了半个月,跟随寺院师傅学习诵经念佛,同吃同住同修行,离开时已是佛门俗家弟子。

他在佛门里怎么修行的我不得而知,但是自他回来后,却成了一个狂热的传教士。见人就会说起自己是俗家弟子这件事,并夸夸其谈自己的修行经历,接着开始宣扬佛法,只要对方稍稍显示出一点点兴趣,他便要介绍人家去寺院去了。

我不知道他在寺院的半个月是如何学习修行的,我也不知道佛教或者别的什么教派是如何看待修行的。可是我知道,他所表现的只是以修行者之名而大行世俗社会之道,我不认为这就是修行。

我认为,当一个人用心感受自己、关心自己,那才是修行的开始。

修行的时髦,是人们对现实社会浮躁的反抗。人们希望在喧嚣的世界里有自己的一丝宁静,有一个不被打扰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反思自己。

南怀瑾说过: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这是一种置身于世界,不自我弃绝的精神状态。

我知道有的人年纪轻轻却好像已经死了,不是因为他日复一日地做着重复的工作、过着雷同的生活,而是因为他们再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人生。而更多的人身处尘世,坚持着、执着着,不放弃自我的提升与沉淀,即使做着同样的事,却总有新鲜的收获与回报。

不是只有佛或道,或者别的什么宗教才可以修行,现代生活仍然有很多可以修行的方法,有很多已经是一种大众生活方式。

跑步

穿上运动服,换上跑鞋,不需要别的什么器材,不需要同伴,不需要对手,就自己一个人,一步一步往前跑,将注意力集中在跑步时迈出的脚步或者微喘的呼吸,看着自己走过的风景和不断累积的公里数,身体机能逐渐增强,同时,意志力也不断强大。

瑜伽

不执著于每一个姿势和体位是否标准,不强行逾越极限使身体痛苦。只需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舒展筋骨,专注于每一次呼气和吸气,放缓动作,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愉悦,享受精神与心灵的融合。

阅读

在一个安静的属于自己的阅读小天地里,保持舒适的坐姿,设定柔和的光线,泡一杯沁人心脾的绿茶,让自己沉浸在文字里,你甚至会忘记自己身处何处,让书籍的触感与纸香气包围自己。

素食

远离煎炸烤涮,告别大鱼大肉,放松自己的味蕾,感受属于大自然的味道,清新且新鲜,让身体更轻盈更舒畅。

除此之外,品茶、插花、练字、练太极拳、登山、行走等等都是我们身处世俗中修行的方式。而这样的修行比远离世俗的修行更容易操作,也更容易成就自我。

因为我们本就是社会人,我们不光是我们自己,自出生以来,所有我们接触的、经历的、拥有的、舍弃的一起共同成就了我们自己,要审视自己,要自我修行,那就离不开这些造就自己的东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国内思维精进领导者“李笑来”老师认为:人生最重的枷锁是“追求极致的安全感”,人们害怕遗漏什么,而不得不什么都关注,...
    流云戏水阅读 4,710评论 0 1
  • 你可以的看看今年的在各大当红的平台直播节目中,那些的网红,长相是有多么的相似呀,都是清一色的网红脸,大眼睛,高鼻梁...
    琅琊老常阅读 178评论 0 0
  • 慢慢学会静下心来学一些东西, 慢慢学会看到自己的优点, 慢慢学会不理会别人的眼光, 从小到大一路顺利成长于正常家庭...
  • 地狱的藩篱禁锢了身心自由 手脚变得麻木 就连心都被上了锁 像炼狱 炙烤煎熬 坠深渊 呜咽撕扯 都是谎言 欺骗了绝望...
    水攸宁阅读 855评论 0 2
  • 绘画小白的第48天,满满的幸福感! 只要喜欢,就去行动,行动起来,你会发现,你,可以更美好!!!! 喜欢的话点个赞...
    云朵儿z阅读 368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