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枯竭”呢?
一位设计师在上学时就迷上了设计。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一家大公司做专业设计师。但工作了几年后,他基本失去了对设计的热情,之所以还继续做设计师,只是因为“它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可以挣钱养家”。
这位设计师身上发生的事情,就可以被称为“职业枯竭”。
美国心理学家贝弗利·波特说:典型的职业枯竭是,你有工作能力,但却丧失了工作动力。常见的表现包括:觉得工作索然无味,毫无意义;觉得自己筋疲力尽,已经油尽灯枯;厌倦工作,缺乏明天去上班的动力。
延伸阅读:
贝弗利·波特(Beverly Potter)
美国心理学家,获得斯坦福大学咨询心理学博士学位、旧金山州立大学职业康复咨询学硕士学位,曾经写过多本关于工作倦怠和工作矛盾的著作,代表作为《不焦虑的秘密》。
贝弗利·波特将职业枯竭称为“职业抑郁”,因为和抑郁症患者一样,陷入职业枯竭的人会有深深的无助感。
波特认为,导致职业枯竭的原因可以归为两类:无助感和习惯化。
无助感是指一个人觉得丧失了对自己工作的掌控感,觉得是领导、对手或其他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的工作进程和收益,从而失去了工作动力;而习惯化是指一个人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程序,最终被厌倦击倒。
无助感
当一个人彻底失去自主创造空间,在工作中沦为他人意志的执行者时,就会彻底失去热情和创造力。这就是波特所说的无助感。
这种情况最极端的表现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这样的地方。在集中营中,纳粹军官对囚徒拥有绝对的生杀予夺的大权,一些囚徒因此会陷入彻底的无助,他们简直就是“行走的棺材”,如行尸走肉一般。波特说,在一家公司里,完全没有个人意志的员工和“行走的棺材”没有什么两样。
在成为“行走的棺材”前,枯竭者和上司们进行过各种抗争。但抗争一次次失败,本来很积极的人也会陷入无助,认为无论怎么做都没有用。一旦养成这个意识,员工就会觉得无论自己怎么争取,都无济于事,不如干脆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做,是一种消极自由,是一个人在彻底失去自主创作空间时,对自己做的一种自我保护。在有选择空间的情形下,一个人不必让自己陷入到这种状态。
说到这儿,我想到了大学兼职时教过的一位学生,她从小就爱好钢琴,结果妈妈就不停地督促她弹钢琴,总是一脸严肃地坐在旁边,如果她弹不好,就会打骂她;妈妈还制定了严苛的时间表,最终她对钢琴彻底失去兴趣。再也不愿意去碰钢琴了。她还曾经喜欢跳舞,但是妈妈给她报了兴趣班后,同样严格地督促她,最终她也失去了跳舞的热情。
通常情况下,在父母严苛管控下训练出的孩子,很难具备天才级的创造力,因为父母的入侵会激发孩子的叛逆,结果孩子会在不自觉中竖起自我保护之墙,而且孩子的很多能量会被损耗在和父母的对抗中,于是不能体会到当他们忠于自己内心时的感觉。
在无助感的处境下,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尽可能提升自己的【价值存在感】,即在一个团体中发挥出自己的专属能力,在已有的特长下不妨多一份技能加身,才不至于让自己总是陷入他人的意志驱使下。
归根结底还是得【不断创新,学以致用】。
图片来源:dribbble
习惯化
当你在工作中找不到任何乐趣时,你就容易陷入到职业枯竭的第二个原因,由于重复而导致的厌倦中。波特认为,当工作陷入简单重复中时,职业枯竭也容易产生,因为这会导致厌倦。
任何一个人长期重复做一件事时必然会感到厌倦,除非你能从这件事中找到源源不断的“新”。这个“新”能够使我们产生不同的体验。
我在读本科的时候,曾经在一个假期勤工俭学,找了一份蛋糕店的工作。每天所做的不过是整理货架、售卖蛋糕、打扫卫生等工作。这种工作,按说是最乏味的工作之一了,但我却干得非常带劲,因为我可以不断地改进工作流程,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例如,我把每天轮着播放的那几首听腻了的店铺音乐全部换新,这使得店员们也开始吭着不一样的曲子,店铺内也有了更欢快的气氛;从刚开始生硬地推销蛋糕到开始和顾客愉快地聊天,这也能让乏味的销售变得有意思;我还会试着把货架上的小蛋糕排列出好看的形状。等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行动都让工作变得不再那么烦闷。
最后借用美国著名风光摄影师亚当斯的一本传记中的一句话:
一个人在自己天赋的指引下,兴趣、工作、生活、理想都结合到一起,发光发热,照亮和温暖别人……
我觉得能做到这样的人,基本都不会有职业枯竭这回事,因为他会一直处于创造的热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