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现代西方思想讲义》25-哈耶克:“理性的自负”为什么很危险

 第三章  20世纪的教训

哈耶克:“理性的自负”为什么很危险

所谓“理性的自负”。是指对人类的理性能力抱有过度的信心,相信理性能获得几乎完美的知识,从而构建出完美的社会规划,实现理想的人类生活。

在20世纪,西方思想面对两大核心问题:如何解释纳粹德国的灾难和苏联模式的失败。西方主流观点认为,纳粹德国和苏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模式,德国是非理性的,苏联是超理性的,两者相距甚远。但哈耶克认为这两种模式的病根是同源的,都是源于“理性的自负“。具体表现位为,在社会规划中依赖高度理性化的系统设计,在经济上推行计划经济。

哈耶克指出,纳粹德国并不是疯狂的产物,在它的思想和实践中都包含着高度理性的部分,在道德和社会秩序上的“洁癖”都来自所谓科学理性,他们相信自己掌握了人类的终极知识,想要无限度地追求卓越。他对纳粹德国的批判不是来之道德指控,而是揭露它在认知上的错乱,其根源是对“理性”的错误认知,被“理性的自负”所诱惑。

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书中提到,理性的自负之所以是致命的,因为我们很难逃脱一种诱惑,就是想用理性去作整体设计。因为这给我们一种期望,用整体规划能够摆脱和征服现代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它带来的焦虑和不安,但是,这是一个虚幻的期望。

哈耶克并不反对一切具有计划取向的实践活动,因为人类本身就具有这样的特性,能够对未来做出设想,以此来引导实践。他要反对的是“理性的自负”,是那种妄想能够彻底扫除无知的,全知全能式的计划方案。恰恰是因为计划活动式不可消除的,我们才要防范对它的夸大和滥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