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圈子一直是中国的特别重要的社会现象。中国人特别愿意做圈子。我也不例外。80天前,我进入了易效能的圈子,开始进行时间管理系统的学习和实践。60天前,我加入文案组。
在这个写作为主的圈子里,整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到了太多优秀的小伙伴,有的开办公众号多年且拥有几百万的粉丝,有的十分高产连续多篇文章登上时间管理公众号,有的创业多年在职业领域小有成就,有的做过专职记者经验丰富……这群人就像是在亚总带领下的一小股精锐部队,用自己的笔和文字做工具深耕细作,各自耕耘着自己的责任田。当易效能有特别的任务时,文字又化作武器,随时来战。
两个月的时间,我也扛着我的锄头不断耕耘,田里渐渐有些收成。在此以三个关键词做下两月以来思想的盘点。
关键词一:初心。我为什么要加入文案组?从小我就对写作情有独钟,小学记日记、中学做摘抄本、上大学做文学社社长,都是我曾经为梦想做出的努力。但工作之后,无比琐碎的工作消磨了意志、丢弃了梦想。2004年第一次读到周国平的散文《告别遗体的队伍》,那里边说,每个人的胸前戴着嵌有自己照片的小白花,排在队伍中,一点点向前,走向自己的坟墓。我受到极大的触动。仔细想来,人的一生不过三万天,出生即注定死亡,如何能够让我们不罔来世一遭。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繁衍生命是最基本的为人的努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为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做些什么,证明我曾经来过,一直以来都是放在我的头脑中的问题。志愿服务、慈善、公益都是我曾经参与过的事情。当听到叶老师说要“致力于一亿国人提升效能”的梦想和宗旨的时候,我感觉豁然开朗。我没有叶老师那么大的能力和能量,但我至少可以将我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用我的文字去影响和推动一些人做出积极的改变呀!这也就是当我看到文案组招募,我毫不犹豫报名的原因。不论是微信朋友圈,还是微博、简书,甚至每一次训练营的作业,我都是极度用心地对待,调整认知、转化思维,以正能量的方式传递信息和理念,希望能给阅读我的文字的每个人一些力量和帮助。
关键词二:收获。加入文案组后的收获太大了。收获一,每周一次亚总的小灶分享,课程内容轻松而有力量,温柔而有内涵。还享受到叶老师专门开的课程,想想看,这就像是我们从大班课免费进入了小班课,然后竟然还享受私教的待遇。因为这几次小灶分享,我开始整理我的人脉、规划朋友圈,思考我是谁、我的特点和我的价值,重新更换了头像去表达和宣传我自己,去做主动的吸引。这是第一个收获。收获二,向同伴们学习,前面说到了文案组卧虎藏龙,只看群里分享,就可以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温婉如玉坚韧如钢的编辑团队带头人云洁、每日制作爱心早餐的美妈程姝、与双胞胎女儿一起运用255工作法吃番茄钟推动母女共同进步的贺兰、运用整理思维去关注生活工作家庭的黄剑、出口成章的马龙……等等,与优秀的人同行,我们会变得更加优秀;收获三,写作本身。了解到易效能的RCU转述法,我如获至宝,因为这样的写作方法无压力却有进展,每天主题已定,围绕主题思考分析即可。我于5月26日重新拾起了注册了一年半但是只有100个字的简书账号,进行时间管理100讲的转述,今天转述第54讲,这一篇文章是我的第66篇,总字数达11.2万字。从一开始输出的缓慢费力,但现在图文并茂快速产出,且在清晨的写作中享受着清风鸟鸣,沉浸在心流之中,我收获的不止是文字本身的成就感,更是一份心静如水的踏实。史铁生,这位一生都徘徊在死亡边缘的作家曾说,写作就是为生存找一个或者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震惊的精神过程。我在写作中就经历着这样的充实和快乐的精神体验。
关键词三:未来。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以搜索为主要活动的Web1.0时代、以内容共享、社交网络为特征的Web2.0时代、以沉浸式体验3D体验的Web3.0时代,我们将进入以智能化和个人助理为主的Web4.0时代,也就是小米、小度这种人与机器全方位互动的时代,每个个体将会被给予更大的赋能。不论未来我们在什么领域做事,写作都将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能力,记录生活、自省反思、高效社交、建立个人品牌,是在Web4.0时代彰显我们的个性和价值的方式。
早在我初一的时候,班主任送我年级第一名的奖品上写下梅兰芳的一句话“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我以此激励自己几十年;林肯说“我走的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
在此,借机给自己立个FLAG,写作,将是我一生所爱。泡在易效能,泡在文案组。不论读者几何,我将持续输出,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