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于幸福,粤语里有一个说法,叫“住洋楼,养番狗”——搬进别墅,养条进口名犬就是幸福了。
当然,这已经是上世纪末的说法,老得跟不上时代了。
现在人“聪明”,把幸福定义得更具体,也更“现实”了——
事少钱多离家近,
位高权重责任轻;
睡觉睡到自然醒,
数钱数到手抽筋。
能否实现不说,想想也够美的。
我曾经的人生目标很简单,就是一切都好,只缺烦恼,然后在床上躺着一动不动。后来想想不对,这不就是现在常说的“混吃等死”么?
而且,这里面“吃”的,是一日三餐都是咸菜白粥,还是顿顿都要珍馐海味?
还有这个“等”,是心安理得的等还是诚惶诚恐的等?倘是前者,那是全然放下,真幸福。倘是后者,那不就是自欺欺人么?
现如今能做到全然放下的得道者,毕竟还是万中无一啊!我想绝大多数人,还未能成为那个“一”。
02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过一个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并未创造出更高的幸福感,博士的幸福感最低,甚至不如文盲。
整体而言,学历程度更高的人更不幸福——
幸福指数最高的是小学毕业生,达到133.3,博士学历人群的幸福指数最低,仅为121.0,甚至低于文盲的130.2。
从性别来看,男博士比女博士更不幸福。
在工作和收入方面,报告发现,每小时工资为20-30元时幸福指数达到峰值,超过30元后幸福指数便开始回落。有趣的是,收入在30元/小时以上的人群与7-12元/小时的人群幸福指数相当。
从每天的工作时间来看,工作时间越长越不幸福。每天工作8小时之内的人群幸福指数在134左右,而超过11小时的人群幸福指数则降至126.8。
虽然这不是最新数据,但我想,从幸福感而言,现在的情况应该相差不大。
毕竟幸福只是一种感受。它不能被量化,只是对自我状态的心理评定而已。
既然是评定,自然要有参照物。我想很多不幸福就来源于参照物的选择。如博士的幸福感不如文盲,是因为他们心目中的幸福不是相较于文盲,而是相较于较高层级,最起码也是同一层级的。与他们比,觉得不幸福。
可见,幸福与否很多时候取决于人的分别心:分别心产生对比,对比产生落差,就有了幸福与不幸福的判定。
03
用经济学家的语言来定义幸福更接近我们的认知。
经济学认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应该有“三自由”: 经济自由,时间自由,空间自由。
经济自由自然是指腰缠万贯,要花多少有多少。毕竟金钱决定了消费力,消费力决定了人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我,实现自我。
有了经济自由,还要有时间自由。简而言之就是有了钱还要有闲:不为工作所扰,人情所困。
——反面案例是一些嫁入豪门的女人,虽然一夜暴富,却一入豪门深似海,人身自由的支配度大大降低,幸福指数也势必大打折扣。
空间自由也很容易理解,有了钱和闲,还能天南海北走四方,上天入地步步随心,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不过,经济学家定义的幸福里,还缺乏了一个最基本的,关于身体健康层面的判定。
——就像一些有钱有闲有想干嘛就干嘛的人,却因生理原因或心理疾病(如抑郁),以至生不如死甚至走上绝路,这样的情况也是有的。
04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徐霞客的幸福指数应该极高。
想想还真是。
徐家绝对算得上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徐霞客的祖父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有良田12000亩,即使是按土地每年升值10%的保守估算,到徐霞客这辈也已价值连城了。
根据记载,徐霞客原有房屋五进二侧厢,这是可以与当下价值千万的别墅相媲美的。
徐家家底丰厚之余,还有自家生意——江南纺织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徐母还组织了几十个妇女在家做生意,令徐家的收入源源不断。
要不是有徐家为徐霞客云游四方提供经济保障,他哪有寻山访幽的盘缠?
此外,徐霞客还有一个安守妇道、相夫教子、侍奉公婆的贤妻,生活琐事从来不需要他操心——事实上徐霞客是在婚后没多久就开始他的旅行生涯的——他的潇洒与“骄纵”,是与家人的包容和支持分不开的。
以上种种条件结合,徐霞客才得以从28岁开始出游直到54岁,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
而且,他一览祖国山川魅力之余,还成为了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
经济自由+时间自由+空间自由+老婆大度+老妈开明……随时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徐霞客这样的人生,幸福指数能不高么?
05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成不了徐霞客,但依然可以追求幸福。
追求幸福可以是“历尽艰辛始见金”,也可以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唾手可得。
幸福难吗?似乎不难。它可以是《让子弹飞》里葛优说的“吃着火锅唱着歌”
——于小学生而言,它是被老师嘉奖;于上班族而言,它是周五下班时的呼朋唤友,欣然迎接即将到来的两天假期;它是有情人终于得以“携子之手,与子偕老”,也是初为父母时握着初生婴儿那双粉嫩小手时的那一份感动;
然而,幸福也很难。因为我们享受了什么,就要承受它背后的另一些什么
——同样是小学生,有被嘉奖的时候,也终有被同学嫉妒或者超越的时候;同样是上班族,有两天的周末,更有五天的工作;情人伴侣,有耳厮鬓摩,也定有磕磕绊绊;
难或不难,自己的心是标尺。
幸福是很难具备持续性的。它只能是你某段时间甚至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感受。它逃不过边际效应,过了某个时点,就会成为无感甚至沦为失落感以至伤感。
——如曾经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B所言:与其说人类的幸福来自偶尔发生的鸿运,不如说来自每天都有的小实惠。
幸运的是,幸福不见了你也可以把它找回来。或者从另一个途径建“另一个”。
06
在我看来,幸福其实很主观。它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遭遇了什么时,你如何看待。
幸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功成名就是幸福,市井烟火也可以是;位高权重是幸福,小富即安也可以是。
幸福归根究底只是一个选择,选择对遇见的人事物进行挑拣:或存留,或遗忘。
诗人荻原朔太郎说得好:所谓幸福的人,是只记得自己一生中满足之处的人;而所谓不幸的人只记得与此相反的内容。
可见,人的幸福是:满足,并享受现有;追求,但不强求未有。
悟恩说事,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