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的很久以前,我看了一个故事,是说两个患有重症的人住在一个病房里,一个朝里,一个朝外,这两个人都病得很重,只能躺在床上,在病痛不那么让人难以忍受时,他们就开始聊天。
总是躺在里面的那位给躺在外面的这位描述外面世界的美好,因为,他说,他这边有一扇小窗户,能看到外面世界。每一天他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场景:有可爱的孩子在花丛里嬉戏;有美丽的姑娘在广场上随着音乐起舞;有情侣在湖边散步;有花甲的伴侣在长椅上歇息,欣赏美丽的风光。
刚开始时,躺在外面的人觉得听他描述外面的世界很美好,随着他的描述,躺在外面的人脑海里能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场景,这相对于每天面对着的病房里白色的墙、白色的床单以及刺鼻的药水味那简直是妙不可言。可是,时间不长,躺在外面的这位就想如果要是我能自己通过这个小窗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该是多么美妙呀。
有一天的晚上,躺在外面的人听到躺着里面的病人因为痛苦而不断呻吟的声音,他完全可以帮他按一下墙上的呼叫器,这样医生护士就会立即出现,可是,他太想自己去体验通过小窗户看外面世界的美妙感受,就装作睡着了,什么也没做。
到了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医生来查房,告诉他,躺在里面的病人在昨天夜里与世长辞了。
躺在外面的病人要求护士帮他换到房间里面的床位上。
他怀着自己即将亲眼看到外在世界的美好时喜悦,搬到了里面的床位上,可是,他发现,仅仅是一面墙一张床,根本没有可以看到外面世界的小窗户。
这个人震惊了...
嫉妒是长在阴暗里的一朵有毒的花,它毒害自己也毒害别人。
嫉妒是一种常见情绪,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交织着羞愧、怨恨、愤怒的复杂情绪。
有些嫉妒是天生的,有些则是后天形成的,但两者几乎总是结合出现。
这种复杂的情绪相对于抑郁来说,它的攻击性是向外的,带有浓重的占有欲。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体会到这种感觉,比如说我们在意的某种东西,如,职务。张三与李四是同事,学历、工作年限都相差无几,张三升职了,李四也许会感觉到嫉妒,凭什么是你而不是我。
老王家的儿子考了个一流大学,而李四家的孩子挣死八活才上了个大专,如果李四在自尊、自我价值、人格方面都不是很稳定,李四也许会产生嫉妒的情绪。
在一些宫斗剧中,常常会看到后宫的嫔妃因为嫉妒而设计陷害其他嫔妃,而使自己独宠。
《甑环传》里的华妃,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人,因无缘成为皇上政治上的贤内助,只能在后宫想办法设法谋得专宠。她折腾眉庄黑灯瞎火看账本,命贴身小太监将淳常在推进湖中淹死,给甑环下毒等。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假心接回尤二姐,又逼迫尤二姐不得不吞金...
嫉妒是原本应该是自己应得的爱,却被对手从自己身上夺走,或陷入被抢走的危险之中。
日常生活中,恋人身上常见的嫉妒心理属于此类。属于俄狄浦斯三角关系的更为复杂的感情。建立于爱的情感之上,即使对于对手的仇恨也是由对于欲望客体的爱转变而来。
这让我想起了《康熙大帝》中的容妃,之前她是康熙最宠爱的妃子,最后因为惠妃对容妃的报复,被打入冷宫最终去刷马桶,但是容妃自始至终都是贤良淑德,后宫三千佳丽,无论她在哪里,什么位置上,她都是默默爱着康熙,安然处在自己的状态中。
比嫉妒更程度更深一些的是嫉羡。
嫉羡是一种愤怒的感觉,即感到另一个人占有并享受着某种可欲望的东西--嫉妒羡慕的冲动便在于抢走它或损毁它。
嫉羡比嫉妒更原始,产生于部分客体关系时期,是纯粹破坏性的,其目标时摧毁所爱和所羡慕的客体。
2018年11月,新浪微博推送了一条新闻,一宗13岁少女杀人案的判决出来了。
这起案件的始末是这样的:
广西一名未满13岁少女,尚在就读小学六年级,邀请同学到家里玩耍,趁同学不注意,拎起棒子,将同学打昏在地。
随后,当场将同学杀害。
为避免事情败露,她从家中找来柴刀、割纸刀、剪刀等凶器,进行了一场尸体大解剖:割下同学脑袋,砍断其手臂,装进朔料袋,再清除血迹,毁尸灭迹。
此等行径,成年人闻之都不寒而栗。
一个13岁的孩子却能下此毒手,是有多大仇?
少女说,因为我嫉妒她长得比我漂亮。
因为自己没有,因为别人拥有,我就要毁灭或者抢占对于我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我想这个13岁女孩的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让她体验到爱、同理、感恩、分享、喜悦的部分。
说到爱、同理、感恩,我们不得不从客体关系理论来说,婴儿常常被极端且未调解的情感所淹没,并且会在脸上或哭泣、喃喃自语时传达出来。籍由倾听与观看,照顾的双亲接纳这些感觉,调节他们、转变他们,赋予意义,然后反映给孩子,“噢,哭了,是难过了”,“噢,噘嘴了,是不开心了”,“噢,笑了,是高兴了”,小孩子最后内化这些过程并且学习到包容自己的情绪。也会确认对方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相对于他这个自体来说的客体,这也是心理人格、情绪状态的发展,当他能体会到对方是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时,他对于这个人会产生更复杂的情感,爱与同理心也会随之产生。有一天,当我看到抚养我的人-她哭了。哦,她也会伤心。我摔了一跤会疼,有一天,我看到妈妈也摔了一跤,我会过去就用小手把妈妈的膝盖摸一摸。
无论是嫉妒也好,嫉羡也罢,这些人的内心都是匮乏的,有浓重的被抛弃、不被爱、不安全感的感受,内心被愤怒所占据着。我没有被满足,我又拿什么去给你。
客体关系流派的一句话“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你的指认”。孩子从母亲的眼里得到镜映,从而确认自己的自体形象,从母亲欣赏、信任、愉悦的眼神里建立起自己好的形象,这种良好的感觉会慢慢内化在自己内在,自体逐渐开始稳固。我的需求,妈妈是可以满足我的,那我的内心是富足的,我也会给到别人所需要的东西。
从母亲挑剔、苛责、烦躁的眼神里建立起自己不好的形象,在自恋自尊、自我价值在个维度上,会比较低,通常会因外界的一些小事来归纳为是自己不够好的原因。这种孩子的内心是匮乏的,我要的东西,根本没有人来满足,我又怎么能给别人。
梅兰妮.克莱因《嫉羡和感恩》,从情绪发展的角度来讲,感恩,一个互相满足而不是挫败的好的客体关系能够建立起来,我会觉得那个人好,对我好,当我把爱的东西传播给别人时,分享我所拥有的,别人体会到爱,也会把爱的种子再返回回来,这样就建立一个积极的关系,相比于嫉妒、愤恨,感恩与分享更会让人感到温暖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