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粗俗,肤浅,无趣的人对海上钢琴师的流水。
第一次看海上钢琴师是大学里,稀松平常的午后,惯常的搜索高分电影。
初见,未观,以为是音乐剧,忘了当时的心情,只记得故事的结束泪流满面,毫无征兆的。
这是第三次,小号吹起时,眼睛热了起来。丹尼开始找旅客残留船上的物品时,回忆奔涌而至,分明是那么熟悉的情节和镜头,一个烧锅炉的糙汉,因为担心小孩被送去孤儿院,所以悄悄的在锅炉房养着,喂奶时的小心翼翼,取名1900的豪情万丈,解释词语的信口雌黄,但是非常可爱了,如果大人没有小孩是要被送进孤儿院的,在妈妈身上下注准赢,因为是赛马中品种最好的马。善良的老托尼,哈哈大笑的样子,哄着好奇宝宝的样子,一切是那么的平和又温暖,直到托尼发生事故了,对1900而言生命中一条精神支柱断裂了,甲板的葬礼上听到了音乐,游客舱第一次被钢琴吸引,夜晚,琴声唤起了游客,去他的规则,那个时候开始,1900开始找新的寄宿,电影里弗吉尼亚号是往返于美国和欧洲的船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石子吗?是资本主义疯狂扩张,是美国人口大迁徙,是欧洲大批大批的人去美洲淘金的日子。照时间来算1927年,美国经济发展达到顶峰,后来的小女孩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孤独的倒霉蛋,在淘金的路上上了这艘船,在音乐的共鸣下说出了自己的秘密,说出自己对海的理解,改变的动力。船舶招工的时候长长的队伍都是应聘的人,可能在那样的环境下,船上反而是一种天堂的存在。
再说到1900这个特立独行的音乐天才,在他眼中每个游客的故事都可以用音乐表达,尽兴而至,没有五线谱,乐感信手捏来,只要在海上,只要是钢琴,只要有音乐,没有什么做不到,没有什么不能表达。托尼不止一次的让1900去陆地,发挥他的音乐天赋,创造财务,赢得名声。在1900眼里,陆地上的人,浪费了太多时间问为什么,冬天来了,渴望夏天,夏天到了,又害怕冬天再来,永不厌倦的旅行,追寻遥远的地方。因为不羡慕,所以不想要,尽管新奥尔良很美,伦敦纽约的故事很多,但是都不及海上翻涌的浪,疾驰的风,还有安静的灵魂,和抒发的音乐。我想这个时候更多的应该他许的一个美好的梦。
弗吉尼亚号在战争时,变成了医务船,没有舞会,没有听众,即便炸弹不断落下,但是弹琴这件事情从未停止,有音乐这海这船才有意义。直到船只报废,躲在船只的角落,不是抗拒人的接触,而是被未知笼罩,托尼带着他怀着青涩又朦胧的爱意创作的曲子将人找到,此处省略长串经典语录。“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尽头,能不能让我看看它的尽头”“那天在舷梯上一切都很好我感觉也很棒”“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反正没人记得我存在过,你是唯一一个知道我在这里的人,原谅我朋友,我是不会下船的”....其实这艘船是幸运的,在枪林弹雨中得以幸存,所以船上的人也一样,人类的欲望太无尽无穷了,就跟城市一样,高楼林立,一眼无边,也许是有美好的相逢,但更多是不知道将会面临的任何可能。只有在有限的琴键上创造无限的音乐,才是我最有把握的事情,我是可以满足的,我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自己的节奏,而不用在一座绵延不绝的城市,迷失在任何一条道路,过着无尽的人生。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内心的波澜壮阔依旧无法仔细表达,就像在山顶看日落,尽管太阳以后西沉,但是那个点,那个方向,目光久久不愿离开,天空一片漆黑,天空或有星辰,眼睛看着的方向,是一种告别吧,但愿天堂有钢琴,即便是两只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