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

省委书记黄强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时强调,吉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独具魅力,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学习历史、敬畏历史、对历史负责,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努力讲好吉林故事,进一步重振雄风、争创佳绩,要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积极拓展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渠道,打造文化消费场景,统筹抓好建设和运营,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推出文创产品,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有效拉动消费,促进市场繁荣。

一、认识传统文化,重视价值体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其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示,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我们在强调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同时,既要增强中华文化定力、提醒国人莫忘民族本色、保持民族精神,也要发现传统文化的优点,将其与近代文化、当代文化紧密联系,做到古今结合,开创当代文化新态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儒家传统价值观,尤其是“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可作为人类文明对话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亦能引领普世价值,为人类文明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二、坚定文化自信,适应发展需求。

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自信,以及对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践行。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常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理性、时代性等特征,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对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整合与凝结,蕴含着民族认同感,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国之间往来的日益密切使得文化的交流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三、传播传统文化,开展传承活动。

在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还应积极发挥各种网络技术平台和手段的作用,将其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和载体,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有效融合,进而为广大群众文化自信的形成与提升提供良好的条件。首先,由于新媒体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并且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的数量不断上升,群体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要发挥新媒体等网络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不断提高群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