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就在那里,看你走不走

12月27日晚 摄于京港澳高速

        京港澳高速,保定到石家庄,石家庄到保定,单程142公里,每周来回两趟,每个月四周,每年12个月,一年我跑了13632公里。

       今夜依旧是在这条熟悉的高速公路上,抬头猛然间看到一块指示牌,武汉1050公里,广州2037公里。曾经多少次心心念念想要去的城市,原来只要一直顺着这条路开下去就能到达,路程不算近,可要按照我一年的公里数来算,已经可以跑十几个来回了,然而我一次也没有去过。

        想起了前一阵红遍大江南北的那句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不禁心生羡慕,羡慕老师辞职的勇气,羡慕老师今后更广阔的人生。最近这两年旅行成为了最火爆的话题,惹得每一个中国人都心里长草,恨不得立刻辞职背起行囊走四方。于是我和过去的同学好友会面时,总会不自觉的聊到旅行,聊到世界那么大,聊到我想去看看。只是我们在说这句话时,少了些憧憬与希望,多了些抱怨和嫉妒。我们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抱怨环境的不合理,抱怨工作的不公平,我们嫉妒别人说走就走的勇气,嫉妒国外生活悠闲的环境,嫉妒工作光鲜工资不菲的人生。然而嫉妒过后,抱怨过后,我们只会买单、分手、回家,接着第二天按部就班的生活。是不是觉得少了些什么呢?

      有人说是啊,你又要批评我们的执行力了,可是我们也有苦衷啊。我们缺少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拥有恶劣的竞争环境,我们人多资源少蛋糕不够分,我们怕离开以后会和社会脱节,现在的职位会被后来者取代,没有工作就没有家庭和睦,搞不好结婚的会妻离子散没结婚的会变成大龄剩男剩女,我们如何对得起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亲人。我们不能离开,也不敢离开。

        的确,这些外在的不利因素都真实的存在着,然而这样你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安慰自己说,禁锢住你脚步的是家人,是大环境,而不是你自己的懦弱和胆怯吗?你不可以。因为这样说不通。

       我们都知道,穷游一词起源于国外,许多国外的小孩子会在毕业后来一段旅程,他们还没有工作也没有存款,只能边打工边旅游,从16岁起,作为一个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就有权利选择这样的旅行方式。有计划有目的,不一定要环游世界,量力而行,自己开心最重要。如果你要说国外人民友善社会开放,可国外还有允许合法持有枪支的国度,难道安全系数对一个乳臭未干初涉江湖的小孩子来说真的算高吗?他们也有父母也会担心,他们的社会压力也不小,工作也要自己找。虽然穷游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可并不是每一个毕业生都必须要有这段经历,去不去完全取决于自己。

        不要总把原因往外推,路就在那里,走不走在你。 借这个机会回顾一下自己这一年来走过的路。

2月 和闺密游厦门
3月 和思密达下扬州
4月 博野赏梨花

5月 暗香咖啡馆
6月 西安回母校
7月 内蒙古看草原
8月 山海关观海
9月 游大理双廊
10月 爬苍岩山
11月 南京赏红叶
12月 发现了我们的大房子

       总艳羡别人的精彩,不如过好自己的平常。选择走向远方,就别怕风雨兼程,选择留在原地,就安心工作生活。只要有人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温暖,我们的人生就有意义。

         写给明年的自己:还有许多想去没去过的地方,还有许多要走没走完的路。能力有多大,能够实现的梦想就有多大。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羡慕嫉妒恨不如多花点心思过好自己的人生。没有人能牵绊住你的脚步,没有人能扼杀你的梦想,不用着急着追赶,不用懊悔着放弃,路始终在那里,脚却长在自己身上,何时启程,何时回家,我说了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夏屿先生阅读 115评论 0 3
  • 洛桑陀美上师:【走安全、可靠、准确的解脱之路】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神通,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并不排斥。但我...
    祥云_17ec阅读 345评论 0 0
  • “又是她?赵佳琪是谁呀?这B市怎么去呀!”正在陈思杰自言自语的时候,Ω已经为他找好了乘车路线。 “我才不去呢!万一...
    鬼舞熊猫阅读 2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