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上了热搜。
爸爸:
感觉好像还没给你看过我写的什么东西,没想到第一次给你看是这种原因。
关于昨天的事,奶奶一边说“不要说了”,一边又只是天天想着,你说妈妈一直记着那件事这么清楚,你、爷爷、奶奶,又何尝不是都清楚地记着?
你还能记得昨天你和爷爷怎么样的吗?两个大男人,并排站在妈妈的对立面,一起在说她。如果昨天我不在家,你们会怎么样?你们两个说自己没有在骂她,我觉得有,而且骂的很凶。如果你觉得这样都不算骂人的话,什么才算骂?满口脏话才算吗?如果昨天我不在家,我没有和她站在一起,你们说妈妈她哭到崩溃,去和奶奶道歉,你们会觉得是自己讲道理讲通她了吗?
你护着奶奶,只因为她听到了一句你们没听清甚至没听到的话,而妈妈没有让步,没有承认,并且至今没有释怀,对不对?奶奶是你妈妈,但你也要意识到,***,你的老婆,我的妈妈,我也护着她,像你护着奶奶。
我跟你说了,如果有人污蔑你,说你说了根本没有说过的话,我也绝对不会让步,被人骂死我也不会,因为你是我爸爸,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为什么是之一,因为还有妈妈,还有**。妈妈没有妈妈,外公一个人占了两个人的位置,所以不管是你还是爷爷奶奶,都应该理解外公在妈妈心里的地位。
你昨天反问我,“难道老师无缘无故骂你,你就不叫他老师了吗”,对,我不会了。但这有个前提,就是如果我跟他解释了,他还固执己见,认为自己是对的。对错不分人,如果因为是老师,是长辈,就忍气吞声,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是不是降低了自己做(作)为个人,做(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尊严?别把“老师”、“长辈”这种身份过分夸大了,大家都是人,哪里得分个谁长谁尊?倚老卖老这种话,谁都不想说。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个面子的问题?你们是觉得奶奶做(作)为一个长辈,不应该主动认错,有损面子。那妈妈呢?对于奶奶,她是小辈,小辈就没有面子了?更何况你和爷爷两个大男人一起说她,你说爷爷在给她台阶下,这不是给台阶下,这是让她更加难堪。
婆媳之间的问题轮不到我来说,也不是只有我们家有。网上有无数婆媳矛盾比我们家更尖锐的家庭,这么多人相同又不同的经历,最后总结出来,且不说解决,弱化婆媳矛盾的关键是作为中间人的老公的态度。最好的办法是老公对自己妈妈说她的不是,说老婆的好;对老婆说她的不是,说婆婆的好。但很明显,你做错了,你一边倒了。我很害怕,也很失望,我怕如果我以后结婚了,我老公也是这样怎么办?我很失望,我印象里的爸爸不应该是这样的。你这样的做法,甚至让妈妈产生了“她在这个家永远是个外人”这样的想法。醒醒吧,大清亡了,现在不以血缘辨亲疏了。我不知道如果以后我也遇到了这种事,你会是什么想法。
你要想到,你还有大半段人生没过,而这大半段人生,这几十年,会陪你过的是妈妈,不是爷爷奶奶。
妈妈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清楚,奶奶是什么样的人你比我们清楚,她们两个遇一起,谁更过分,大家清楚。
奶奶对我们怎么样,你无法感同身受,但她对叔叔两个儿子怎么样,对婶婶怎么样,我看得见。你清楚,但你不承认,不说,我们家哪次吵架不是因为她?
所以这一次,我无条件帮妈妈。至于我为什么写了这么多,希望你能仔细想想。以前我不敢说,这次我一定要说,我不希望她在我心里仅有的一点好感因为这件事荡然无存。 有很多话不尊敬、很狂妄,我先道歉,对不起,我不希望因为她,因为这种事,搞散我们家。
起因是这样的:
女孩儿家过年的时候,他们家举行迎神仪式,女孩儿妈妈在家里做了一桌子菜,自做主张把独住的女孩儿姥爷叫来一块吃。孩子奶奶不高兴了,觉得她不提前打个招呼,就在这么重要的日子,把外人领进家里,成什么体统。婆媳因此大吵一通,从此互不理睬,她更是不叫婆婆“妈”。
女孩父亲夹在婆媳俩中间,常常以“妈妈永远是对的”,跟着老太太一起教训自己的媳妇儿。
这一次,婆媳俩在理发店里碰到,媳妇儿像陌生人一样,连个招呼都没跟婆婆打,婆婆觉得丢了面子,心里失衡了,回到家,就跟公公,儿子诉苦,说儿媳妇不孝。
于是,两个大男人怒斥女孩妈妈,在家休息的女孩看不过去了,追出门外跟爷爷对峙。
当爸爸的觉得女儿目无尊长是被妈妈教唆的,女儿反驳说:“你们怎么做的,怎么欺负我妈妈的,我都看到了。”转身又对父亲说:“假如别人说了一句你从来都不说的话,我也会维护你。”
随后,愤怒的女儿给父亲写了上面的信。
夫妻感情好不好,家庭环境温馨不温馨,丈夫的态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婆婆因为心里失衡无端干预家务事,又赶巧碰上个事事唯母命是从的“孝顺”儿子,家庭关系的平衡很容易就被打破,婆媳两个觉得委屈的一方,势必把心里的不满倾泄向儿子,如果儿子再不够冷静,肯定家里整日鸡犬不宁了。
六六的小说《双面胶》里,亚平在父母来上海以前,对丽娟嘘寒问暖,端茶倒水,小夫妻恩爱甜蜜。婆婆到来后,一心想要按照自己的标准改造儿媳,东北婆婆的传统思想与上海媳妇的现代意识水火不容,从此家庭矛盾频发,温馨不再,最终导致两人彻底决裂。
里面有一段话,很能说明处于矛盾旋涡中的丈夫的心理活动:
“在亚平眼里,老婆是和自己一体的,是自己一丈之内可以管辖的范围,是可以商量统战的对象;而对娘,你永远只能俯首贴耳、低眉顺眼。有些话,他明知道老太太说得肯定不合媳妇的心,可他不能跟妈说:‘你再胡说八道我叫你好看!’这种发狠的怒气,这种带着隐隐威胁的话,只能对与自己同榻缠绵,也许以后要相伴终身的老婆说。这里有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古训,对老婆,两个人是平等的,而对母亲,你只能是谦卑的感恩的依顺。和母亲,你没道理可言。”
是啊,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不管对错一味迎合的愚孝,则是男人的悲哀,是家庭的悲哀。
什么是愚孝?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愚孝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
如果用一个画面来描述:愚孝的孩子是跪对着父母,他们双手高举着,一方面是在给父母所能给的所有,一方面是在乞求父母给自己爱和关注。
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流派中,这种沟通模式是:讨好。不会拒绝,一味迎合别人,满足别人,却对自己的需要不知道好好满足。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
为人父母,不要时时、事事总端着家长的架子。胡适说,父母对孩子不仅无恩,甚至应该对孩子情有歉意。
“我想这个孩子自己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曾得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地给了他一条生命。况且我们也并不曾有意送给他这条生命。我们既无意,如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为有恩于他?他既无意求生,我们生了他,我们对他只有抱歉,更不能‘市恩’了。”
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父母会离你而去,而子女,终究要去过自己的生活。男人不对自己的老婆好,谁会为你的幸福买单?
有担当的男人,会在老婆和母亲发生矛盾的时候,公平公正,就理不就人,而绝不是不问不青红皂白,陪着自己的爹妈指责老婆。
你今天如何对待你的妻子,明天你的孩子就会如何效仿你。
别让孩子眼中“我爸一样的男人”,成为他成年后心中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