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简书日更。昨天太累了,没有写海拔五千,也没能日更。眼看今天又快过去了,先停下手里的活儿,打卡又一天。
11月16日
1.晨诵:《相信未来》。每次考试完,我都会从《先知》换到青春诗歌。昨天确定星海班和星空班的孩子们一起上。早晨五点醒来,就确定了今天晨诵的目的——编织,把两个班的孩子们编织在一起,把孩子们和老师们编织在一起。晨诵前一首《光明》,两个班的孩子们都不由自主地一起唱起来,整个清晨的星空教室都回荡着温暖而有力量的歌声。第一遍诗歌朗读时,每节配乐朗读四遍,领读,一半同学读,另一半同学读,齐读,从轻柔到洪亮,像一首歌。讲解完最后一遍读时,和孩子们商量着把七节诗分成女生读、男生读、齐读、二班读、三班读、二三班老师读(学生强烈要求)、两班师生齐读,最后一节两班齐读两遍。我和富超一起读第六节时,我的眼睛都湿润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干老师所说的,晨诵要营造一个场。
2.上午上课,整理期中档案,找学生聊天。感觉这次最大的进步是,没有不学习的孩子了。我和英语老师都感到欣慰。对了,英语老师成了我们的副班,孩子们都很开心。不管怎么,我总感激当下拥有的一切。
3.中午有十来个孩子要留在教室看书,我也顺便陪着,准备《孔乙己》课,找资料在其次,找灵感最重要。教室里几个孩子和我一起安静学习,孩子们在多媒体上自己打开英语的作业单,清理未完成的英语作业。过去我会制止中午留在教室的孩子弹吉他,觉得中午不回宿舍还是要学习,不过今天允许了,于是一个孩子在活动室练了一个中午的吉他,另外一个写作业,一个看书。中午这么宁静,吉他弹奏的那首《行云流水》真是好听。至少我知道,弹吉他的那位,已经在开始履行我们的约定。(应孩子们要求,图片不上传。)
4.下午上课。评讲期中考试中的文言文和作文。重换小组,每个小细节都在体现着人不同的性格。和英语老师,数学老师聊孩子们,数学老师说感觉咱班的孩子们特别团结。如果真的如此,那真是最重要了。看来我这个“大哥”当得还不太坏。
11月17日
1.送孩子学跆拳道。
2.终于被憋出了备课思路。有时候备课就像生产,总要怀孕一段时间才能分娩。至于生下一个什么先不管,总还要依赖后天教育的。
3.每周六晚上,一定是陪孩子周末晚餐——这已成了我和犇爸约定俗成的准则,不管手里忙什么。今晚在哈瓦那音乐餐厅,推荐。有大地的一位音乐人在那里吉他弹唱,氛围很好。犇犇用完餐就在这音乐和烛光中沉迷于他的金庸世界,我给犇爸聊聊我的备课思路。
4.晚上回家,把备课思路再做一次完善——当然不能最终完善。许多细节还经不起推敲。准备到深夜。明天做预习单和幻灯片。
先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