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书笔记013 李小龙《读懂<论语>的六堂课》

本来对《论语》还不算陌生,但硬着头皮看完了这六堂课后,却完全糊涂了。

郭德纲说,“说话不清,如钝刀杀人”,可能说的就是这类的书。

作者李小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教授。文献学博士,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

作为文献学博士,作者在训诂学方面可能有造诣,但就这本书来说,低于我的期待值。作者的视野太窄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论语》及国学的研究,应有更宏大的视野,面向未来,心有世界,要有科学系统的逻辑视角。

可惜的是,作者四者都不完备,或者说作者也没有这样的研究方向和兴趣。

在本书中,作者也构建了一个框架:《论语》之根——“仁德”,干——“学习”,枝——“政治”,叶——“孝悌”,花——“礼乐”,果——“君子”。

看完整本书,我也没明白这个框架的逻辑是什么。

其实,无论从修身,还是治国平天下,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有严谨的逻辑起点和推理过程的,与其他的哲学和宗教相比一点都不逊色,但作者只是局限在文字本身,把《论语》当成了一碗鸡汤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那么“忠”与“恕”怎么就是儒家一以贯之的“道”呢,这还需要从哲学、社会、历史、心理等诸多角度来分析和探究。

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这方面较好的著作。

今天买了一堆《论语》研究的著作,今年读书,我要有意识的提升一下,要聚焦几个主题,《论语》和《诗经》是两个重点主题。争取读懂读透,在一年半后的“国学选修课”开讲《论语》和《诗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