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常理出牌,来自弱世界的反击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有意思的名字,《弱传播》。既然能够传播,又怎么能称之为“弱”呢?作者又是以什么样子的标准来定义这个“弱”?而这个“弱”究竟指的是传播形式还是传播性质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迫不及待想要翻开书,好一解我这心头几惑。

其实,我几乎没有读过什么关于舆论的书,甚至连舆论的定义都不甚了解,对传播倒是自认为有几分见解,却也在拜读了第一章之后觉得自己所知所见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而已。

关于传播,关于弱传播,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认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者邹振东,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中国舆论学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他的眼中,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原本的现实世界,强世界;一个是传播的舆论世界,弱世界。那么,这样一个弱世界又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小到社团、大到国家,似乎人类一聚会,舆论现象就出现了。无论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是电视上滚动播放的新闻,又或者口耳相传津津乐道的资讯,这些都是舆论。它仿佛包罗万象、毫无逻辑,又似乎暗潮汹涌、有迹可循。你说它有规律吗,好像这规律又有一点缥缈;你说它没有规律,它却跳出来告诉你它不是那样随便的性子。

于是乎,舆论世界的规律便应运而生了。这个与现实世界的方向基本相反的逆世界自然有一套特立独行的公理,“弱者优势,情感强势,轻者为重,次者为主”。你瞧,就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多么没有道理可言。

就连作者也说,这是公理,它无须证明,但可以验证。这不就是最没有道理的吗?

从弱定理到情感律到轻规则,再到次理论……不能更赞同邹教授关于舆论性别女的说法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绝妙的比喻,毕竟对于女性来讲,她是会更加倾向于弱和细节的情感动物,你可以和她讲道理,但前提是,得用她的规则讲道理。

弱世界用她的方式完成了对强世界的反击,各色各样的声音和舆论,各有各的规则,各讲各的道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把现实世界搅得风起云涌。

这不由让我想起“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道理来。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至弱亦至强,真正的强者并非一味的孤立的强,而是要善于利用“弱”来成就更高层次的强。

就好比当年的红军一样,如果少了群众路线,少了“弱连接”和“弱传播”,那还会有后来的认同和关注吗?缺少了关注,舆论又何以称之为舆论呢?就更不用说之后的种种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舆论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反映:绝对是有限的,基本是无序的,偶尔是本质的,往往是片面的,永远是表象的。

不仅如此,它还朝三暮四、喜新厌旧、瞬息万变、无组织无纪律……但就是这样,并不完全正义、也不等同民意、更不是神圣代名词的舆论,以其特殊的运行规律与现实的强世界默默抗衡着。

一强一弱,相互制约又相互平衡,缺少了弱世界,强世界便会无限扩张,弱者便没有了生存空间,而没有了弱者,强者也就不再是强者了吧!

这本书的终极目的,也就是想向大家揭露并展示弱传播的规律,两个世界的抗衡需要了解并把握这个自然的要义。

读罢此书,邹教授客观冷静、心存敬畏的谦卑态度最让我印象深刻,秉持善意、理性相待,“弱”传播才有“大”能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引言 本文主要针对H5与原生混合开发中的交互问题进行讨论,当然,这仅仅是鄙人的见解,求同存异。 本文主要针对以...
    horseLai阅读 13,956评论 0 5
  • 中午妈妈带我去上乐高课了,我心里太高兴了,我又可以见到我的好朋友,张继承了。 我们来到了乐高教室,...
    石力玮阅读 1,850评论 0 2
  • 项目需要用到全文检索。之前接触的都是java中lucene + 分词库的解决方案。现在公司使用的都是coresee...
    無式阅读 8,404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