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一班 王帅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位死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在通行本《红楼梦》中她被塑造成一个贤惠温婉的女子,被贾母称为“重孙媳中第一个满意的“。但是各家对《红楼梦》文字的解释不同,加之《胭脂斋试评红楼梦》中曹雪芹删改章回的出现,使得秦可卿形象的”清“与”浊“愈发复杂。
“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林黛玉。 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这是对秦可卿容貌的描述。秦可卿她是贾蓉的妻子,是东府里的长孙媳妇,在贾府中甚至有和王熙凤同等的地位。然而却早早病死,留下无数唏嘘。
在通行本中秦可卿的形象无疑是清水出芙蓉般地美好,甚至与其他各钗相比可称清流。她的“清“首先清在良好的才干能力和细致的心思之中。尤式评价:“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她……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甚至病死之后,托梦给王熙凤。她预见贾府未来的衰败,让王熙凤及早未雨绸缪。她说要备好祖茔祭祀的供给,多置田亩,以备后患;还要做好家中私塾的管理。甚至令王熙凤都佩服不已。
秦可卿在贾府中称“清“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她的性格和人缘。嫁入贾府后的秦可卿受到众人的欢迎,“尤氏护着她,贾母怜惜她。凤姐与她感情尤深,时常去找她说话。”能受到贾母的恋爱,自不出奇。然而她和泼辣风趣的王熙凤也相处得过来,甚至还成为了“好闺蜜“。可见秦可卿的魅力和待人之善。倘若王熙凤是一团烈火,那么秦可卿就像一汪清水。对待丈夫贾蓉,也可以称作“相敬如宾”。最值得称奇的是她和府里的丫头们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然而,秦可卿看似高洁的形象背后却给我们留下了疑问。在通行本第 回中,秦可卿初见贾宝玉,饭席之后宝玉困倦,可卿竟让宝玉到自己的闺房中去午休。要知道在伦常严苛的古代,嫂嫂怎么能让小叔子如此亲近地接触自己的私生活呢?纵使我们认为可卿是出于亲人间的亲密和无猜,好心让宝玉休息,这也足以显示她开放无忌的性格。再在看宝玉走进那闺房,便扑面袭来一股异香,令他“神魂颠倒”。再看可卿闺房布置,也是十分吸引人。倘若故事不是发生在文学作品中,而是在苹果应用商店里的软件,恐怕就要被评级“16+,有强烈的性暗示倾向。”这一章节的行文也符合猜想,曹雪芹写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宝玉梦中的性幻想对象便是“ 仙女秦可卿”,紧接着又有和袭人初试云雨之事,这不能不说是由宝玉对可卿的印象引发的——容貌姣好,风流妩媚,令人难忘。在封建家族中有这样的媳妇绝对是不祥之兆。这便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也让秦可卿那缥缈 的笑容显得扑朔迷离。可卿虽是贾蓉之妻,但身为封建大家庭中一介弱女子,不能像王熙凤和探春一般举止大方,也应当格外小心才是。以她的才智,不会不清楚这一点。但她却在诸事严苛、注重礼节的宁国府中行事如此不小心,就算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也一定会招致丈夫的猜忌、他人的非分之想和红眼。宝玉梦遇可卿便是最好的证明。就算我们不追究其有无生活上的错误,在宁国府众有权者看来,她也已入“浊”了,而名分的“浊”往往比其他来的更加可怕。
再者,还有更加实在的证据。一次,宁国府醉酒的老仆人焦大竟然在众人面前大喊称府中“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在场的秦可卿“”。为什么一个要做如此反应呢?想必是家丑已被焦大发现,也早已被其他仆人发现。事实上,曹雪芹原稿中有写到,秦可卿与贾珍等人私通,造成了极大的丑闻,并因此在天香楼上吊自尽。只是曹雪芹在胭脂斋的劝阻下,才将章节删去。可见秦可卿的形象设定在原书中便是“清浊”两面均有的。那么文中种种暗示:梦游太虚幻境时宝玉所见金陵十二钗中语句“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慢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是最后一钗)。秦可卿去世后贾珍“倾我所有”安葬可卿····。。。。。。都得到了解释。上述种种都强烈显示了表象之下的秦可卿——曹雪芹在原稿中想要写的、在通行本中隐晦刻画的秦可卿:。在封建社会中,女子以贞洁为第一位,而这样的秦可卿,已经完全像“浊”了。
为什么曹雪芹要塑造这样一位极具争议性的女子?我们今日不得而知。但我们分明看到可卿身上“清”是那么美丽,那“浊”也只是不得已为之。也许这更透露了人性的复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