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理性和感官体验构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而从康德开始哲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理性和感官是怎样分开又是怎样最终归结为一体的?哲学真的是很考验人的理解能力,说实话,这一部分我并没有读懂。只能就我所理解的部分谈一谈。
理性和我们的感官同样在感知这个世界,但同样他们并不能够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全部。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是有偏差的,我们往往会从人的角度去感知这个世界,但只从人的角度来说,感知是不完整的。
就比如说如果不借助纳米显微镜,我们就很难知道这个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原子的形态结构,单指以我们的视力听力所能达到的境界是有限度的。所以在科学的发展中,人类越来越多的借助仪器来分析这个世界,仪器所能观测到这个世界的深度是人类的肉眼所不能企及的。
为了道德的缘故,我们有必要假定上帝存在。读到这里我对于以前不解的一个问题,现在终于有了一点隐约的想法。在读中国历史的时候,近代中国就是因为从欧洲引进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来了新的发展。那么为什么在欧洲科学发展如此进步的情况下,人们还会如此坚定的信仰着上帝?这是我曾经的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但现在想想,如果一味在科学的道路上奔腾而去,那么是不是心理上会缺少道德的支柱?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但也应该是被约束住的。直到现在人们都在用法律和道德想办法约束科学,那么曾经的信仰是不是也是对于科学进程上的一个约束?
康德说的很对,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