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父母长辈眼中的乖乖女,老师同学眼中的优秀生。因为以前父母对于我的安排,我从来没有说过不字。小学,爸妈跟我说要考个县重点中学,才能上个好高中,考个好大学,于是我听话了,好好学习,考上了;初中的时候,爸妈跟我说要好好学习,不能跟男生玩,于是我很听话了,考上县重点高中,并且成功的初中三年下来,班上能够玩的上的男生也就我爸爸同学的儿子几个,到现在我都觉得我的初中生活有点遗憾,因为错过了许多朋友;高中的时候,我听爸妈的话没有早恋,好好学习,可是那时由于初中的经历,我却发了疯似的想交更多的朋友,于是我在高中的时候在男同学和女同学之间交往的犹鱼得水,跟女同学成了铁姐,跟男同学就成了铁哥,记得高三的时候一般下课,大家都是埋头争分夺秒地做题,而每次寂静空荡地教室总是回荡着我的笑声,然后所有的人总是目光被我的笑声吸引过来,然后来一句“曾莹给货又在傻笑了”,那时感觉自己仿佛放开了许多,而不是像初中那样看到男生就躲,更何况在班上40多个男生面前开怀大笑,我愿意为了他们笑而故意地让自己扮演小丑的角色,因为玩的开,在高中的时候我收获了许多纯真的友情,这也是我后来一直骄傲的地方。可是,我还是很听父母的话,没有早恋,该学习好好学习,没有一个人去过远方,没有逃过课……我想在我心中,这样的高中还是欠缺点,即使相比初中,好了很多,可是没有在我青春期内做过一件叛逆的事,总感觉不完美。
后来去了大学,脱离了父母,一个人去了离开父母的城市里,虽然爸妈老是打电话叮嘱我这不行,那不行,可是我从来都没有把他们的话很放心里,感觉自己像是匹脱缰的野马,任我驰骋,特别享受那种自由的快感,于是我做了我以前所有不敢去做的事情,一个人去远方旅行,经常翘课睡懒觉,不去上专业课选择去给老师打杂,参加吉他社学吉他,干兼职,发传单,卖英语报纸,进工厂,当家教,当英语助教,参加英语晨读社,贴广告,当礼仪小姐……做了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事情,然后在大学里交了几个闺友,我们几个几乎天天一起去工作室,一起吃饭,一起嗨,一起浪,一起迟到,一起翘课,基本每天都是形影不离,感觉所有一切都是很美好……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叛逆期来的晚,还是骨子里长久的抑制而爆发。总感觉大学就应该很疯狂,都读大学了,不应该再这么老是听爸爸妈妈的话,而是应该自己有自己的见解,毕竟我也是个成年人了,应该有自己的思维。导致大四实习,我说要去北京,我爸妈坚决反对我一个人去,可是我还是毅然决然地去了,北漂的那段日子,说实话我真的没有住过地下室什么的,所以感觉还是蛮遗憾的,因为我挺想尝试一下那种他们口中所说的那种北漂的日子。在随行付的日子里,可能因为我比较外向,开的起玩笑吧,同事们都挺喜欢我的,我依然记得当我要回南方的时候,我的同事对我那种不舍,我知道他们真的把我当妹妹一样看待,我也很珍惜在北京收获的每一份友情,在丽江旅行的时候,我看到那边的特产鲜花饼,我毫不犹豫地买了6盒寄到北京给他们,他们也很激动,都以为我忘记他们了,我说没有,我感恩我走过每个城市对我好的好心人,也许可能你们觉得我很外向,但其实我也是个很羞涩的人,我不善一本正经的言辞,可能你们看到最多的就是我的笑了,我觉得有些东西只能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来到RCC后,其实我最羡慕的就是新宇同学了,我特别欣赏他的随性性格,随性的性格下隐藏着严谨的代码风格,看似一副不紧不慢的态度其实真要做一件事做的比较完美,考虑比较周到,我羡慕他能够迟到也很淡定,而我做不到,我每天六点五十准时起床,超过七点我都会手忙脚乱,然后一早上在地铁上都是害怕迟到,只有当真正到公司坐下那一刻,打完卡我的心才会平静下来,其实大部分紧张都是白紧张,因为根本没有迟到,一般都是多出十几二十分钟时间到公司,所以感觉人往往很多时候都是在瞎担心,顾这顾那,最后羁绊自己的往往是自己内心。
不知怎的,越来越爆发出那种不想循规蹈矩的生活的念头,总感觉自己年轻,趁还没有过多的生活羁绊时,该疯狂就疯狂,该肆无忌惮就肆无忌惮,该追求啥就应该去追求啥,不想因为他人的劝阻,有时候放弃了自己想追求的,想干的事,也许可能目前在别人眼里你是往好的方向去,但若干年后肯定会后悔,会遗憾,为什么我当初不呢?也许每个人只有到最后一步的时候才会死心,才不会所谓的后悔!释放心灵,释放思想才会成就不平常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