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了《道德经》第十章,在这一章里面,想说说关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这两句的心得和感悟。
第一句“涤除玄鉴,能无疵乎?”从字面上来理解,玄鉴就是指玄妙的镜子,这里特指一个人的心境(镜),要清除一个人心镜上的尘垢,能够做到洁净无瑕的境界吗?从一个凡夫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内心是被严重染污的,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问题的,只是染污的程度和颜色不同罢了,我们虽然活到了这个年纪,却并没有真正清明的、有觉知的活过,只是在不停的跟着自己以往的经验和感受走,我们的内心总是向外攀缘,或者说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或惯性,然后开始不停的取相分别,安立各种好坏美丑的名言名相,在心中形成一种坚固执着的影像,这些影像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固化的观念。这些影像就是心镜上沾满的灰尘。这里老子说要“涤除玄鉴”,就是要让我们把内心这些执着的影像统统除去,使这面镜子重新恢复洁净无暇的状态,对于一个开始走向觉悟的人来说,他们通过静定和观照,开始净化自己的意识,破除内心执着的影像,回到清净光明的本心,并用本心这面镜子照遍世间的一切现象,山河大地都是本心镜中之物,历历分明,却又了不可得。
第二句“天门开阖,能无雌乎?”,这里的“天门”,顾师解释为六根之门,我觉得非常恰当,我们通过“眼儿鼻舌身意”这六根与外境接触活动,而天生具有的感官意识的开合运作,能够达到没有纳受染污的境界吗?
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无论是六根开着还是闭着,无论是入世还是出世,我们是否都能做到心不随境转,心不粘着境,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呢。我觉得这还是要在观照上下功夫,当心跟外境接触时,随时带着觉知的看着它,看着一切人事因缘和合的发生变化,不是说我把眼睛闭住了,我眼睛也看东西,耳朵也听声音,但是我只是一个纯粹的观者,虽然此刻的觉知还有一个能觉之心在,并不是真正的觉知本身,但长时间如此观、如此觉察,我的妄念会越来越少,久而久之我一定会成为那面镜子,自然的觉照、觉察镜中之物,但镜中之物的显现丝毫不会在镜中留下任何的痕迹。镜子本身也不会对镜中之物有任何执着和粘连。“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就像鸟,它的确从虚空飞过去了,但是它没有在虚空留下任何的痕迹。虚空也不会抓住鸟不放它走。
在诵读和观心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这两句话来反观一下自己。我们通过诵读法的目的是为了真正进入静定,开始走向净化之路,我们的心境是否能够经常保持像一面洁净无暇的镜子一样,亦或是风平浪静的湖面那样,并且不在镜子(湖面)上落下(掀起)新的灰尘(波浪)。这需要通过诵读法将六根向内收摄,系心一处,训练止(定)的力量。我们是否能在行住坐卧中时刻清楚的觉察到心镜中的那些念头、现象一个个无中生有的显现出来,并且做到观而不随,不粘着念头、现象,不跟着它们跑,只是看着它们自己在那儿表演和落幕,镜子中一切现象的生生灭灭都如此自然的发生。这需要诵读的时候保持觉知、觉察,训练观(慧)的力量,不仅是诵读的时候,平时生活中也如是观,终而远离颠倒梦想。
最后再来引用一段曾经关于真心的体会,我觉得在这里可以用上,能够帮助理解老子所说的“玄鉴”:真心就是道。真心是没有分别的,它就像一面没有灰尘的镜子,灵光独耀,照遍世间万物,而世间万物自然是镜中之影像。我们不认得真心是因为我们在镜中之影像上找真心,越找越糊涂,我们并没有发现自己就是那面镜子。只有成为那面镜子才是真正找到安住之处。人若为善(起心动念),镜中就显现给你善的相(道的显相),人若慈悲(起心动念),镜中就显现给你慈悲的相。与其说天护佑我们,给予我们善果,不如说一切皆是我们自己的起心动念在镜中所显现的影像罢了。若能在此更深一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融入道的光明,并能随缘借助道的显现来利益帮助他人,自身也在时刻开显出与道相应的德性,而自己依旧是一面镜子,如如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