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里的翡翠是什么?

中国是用玉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国家,玉器早于陶器、瓷器出现,中国自古就有玉石王国的美称。

远古时期,玉就成为了中国人精神和理念的一部分,西周时期,玉器登上了国家政治的舞台,成为了一系列礼仪用的礼器,用玉也有了一套等级分明的规定,使中国玉文化基本定型。

儒家抓住了当时深入人心的和田玉,比德于玉,将玉人格化,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说,为全社会所接受。

翡翠马

孔子将玉的品德细分为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个方面,孔子对玉德的论述非常系统、全面、精辟,对我们欣赏翡翠雕件饰品有参考作用。

由东汉许慎提出的玉有仁、义、智、勇、廉的“玉德”,虽然不如孔子所论述的玉德那样全面和系统,但他抓住了重点,显得更加精练,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还有许多论述玉德的观点,在此难以尽述,但综合古人对玉德论述的诸多观点,则不难发现,玉德的核心是仁、义、智、勇、礼、信,是几千年来中国儒家所推崇的价值精华,这些观念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值得思考和借鉴。

翡翠高山流水

孔子和许慎等人所归纳出的“玉德”,当初主要指的是新疆和田玉,翡翠是玉石之王,而且翡翠所具备的诸多优点,并不亚于和田玉。故“玉德”的观念完全可以移植、延伸到翡翠之中来。

翡翠之所以流行于世,盛名于天下且价值不菲,除其所具备的优良性质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翡翠得到了中国东方玉文化,得到了东方审美情趣的价值观念的欣赏和接纳,受到了中国人的推崇。

翡翠悟佛

在欣赏翡翠玉雕饰品的过程中,若一件翡翠玉雕饰品的品质高、品味正、风格好,那当然它的品德——玉德就高,就是上品,对玉德的欣赏更多靠感悟,而感悟的基础,则是欣赏者的学识、修养、观念等。

儒家论玉的学说,成为中国玉文化、玉器长盛不衰的精神支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翡翠文化简介 中国不产翡翠,中国的翡翠公认是从缅甸输入的。何时输入的?迄今的研究结果是:清朝初从缅甸输入。 清朝翡...
    易水君阅读 636评论 0 0
  • 看完了这本横跨大半个月的书,从初时的略有好感,到最后,真的喜欢上了它。 一个性格乖僻生活无序的书店老板...
    夏灯阅读 811评论 2 2
  • 这几天工作很忙,8小时几乎是满的,连上厕所都变成了一种奢侈,但是意外的我却觉得心情舒爽。 既然...
    瞳小甜Rosie阅读 159评论 0 0
  • 那有什么梦想, 我又不喜欢这个世界。 我不想被生活苟且 不想为钱财谋生 我只想安逸度四季 只想潇洒过人生 ...
    胶片青年阅读 33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