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即将“呼啸而来”

有个师弟做博士论文,设计了一个老太婆裹脚式的问卷,超级长,开始我还认真阅读后作答,后来眼见着进度条的踽踽不前,实在让我崩溃了,最后我几乎是闭着眼睛帮他点击完毕的,于是实在忍不住问了他一个问题:

师弟啊,说句多嘴的话,这选项填的我头皮发麻,认知吝啬鬼几次发作,这样调研的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能有效吗?

,得到的答案如下:

这个问题 我考虑过的师兄

一、填问卷应该都有这样的问题,不可能很少的题目,要么模型简单变量少,对应的题项就少,但是现在博士论文模型很简单了怕盲审;

二、本研究的焦点在于体验质量,体验质量本身就是个很主观的问题,其实用问卷这样去测不管问题多少,准确性、有效性都不是很科学,我想过用实验的方法,但牵扯到其他学科,比如神经科学(看大脑皮层反应等)、心理学等等,但那样难度太大,

三、我以后可能也不在科研上工作了,所以妥协了,就用了传统方法

今天适逢四部委印发联合通知,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超纲教学,据说连新东方掌门人俞敏洪、学而思创始人张邦鑫,一帮教育界大老板,都被教育部召唤到部座谈,提醒他们不要扰乱素质教育。

据说是要学习美国和新加坡的教育机制,不再一考定终身,不再分数定终生。

我在这里有三个问题整不明白:

1、不再靠分数,要综合素质,大山里的孩子以后是不是再也上不了好学校?

2、如果不是靠分数,而是靠其他综合素质评比,是否量化?如果量化,是不是又是一场独木桥的拼杀?

如果学习美国和新加坡的教育机制,美国的博士毕业,是不需要发一篇硬性的论文的。我们要求博士毕业前必须发一篇论文是不是也是一种变相的考试,为什么在博士培养上我们无法做到像美国人那样,导师考核说了算?或者学位委员会投票说了算?相信你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嘛,是个人情社会嘛。那样很容易产生学术腐败的。是的,博士如此,高考难道就不是如此吗?

教育部的指挥棒一挥,补习培优性质的教育可能遭到重大打击,大家都会涌向素质教育的蓝海,但我看最有可能发生的,把补习培优性教育改头换面包装成素质教育,继续贩卖个必须买单的家长。因为这样赚钱最快,迁移成本最低。

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六点 60/100/80 九点 60/90
    福娃婧阅读 231评论 0 0
  • 李白曾用他的清平调“云想霓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来描述他眼中最美的...
    藏海辰星阅读 188评论 0 1
  • 极简主义——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近年来,极简主义畅行,在装...
    Anne橘阅读 1,351评论 0 1
  • 时光轻落于肩上 那是往昔的印记 斑驳美好 梦想铭记于心间 那是信念的召唤 铿锵笃定 气质彰显于脸庞 那是智慧的沉淀...
    玉玺懿宝薛涛_Pordugal阅读 1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