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刻认识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周边地区作为全球地缘政治竞争的焦点之一,面临着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召开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有助于我们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周边形势,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周边工作方针和政策,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地区与我国的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联系紧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至关重要。通过此次会议,可以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目标,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在经贸、人文、环保等各领域的合作迈向更高水平,为周边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深刻认识会议的目标思想。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这为我国周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周边工作要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发展与安全的有机统一。以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为共同愿景,体现了我国对周边地区的美好期许和积极追求。这一愿景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引领性,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内涵,有助于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
深刻认识会议的重要启示。要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进一步加强我国周边工作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举措,确保我国周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提升我国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和主导权。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以“五大家园”建设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国家在经贸、投资、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要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效益,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让合作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周边各国人民,增强周边国家对我国的认同感和亲近感。要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我国周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