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春游的脚步终于到了,孩子们都是一副等不及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然后背上早已装满的背包,兴致勃勃地冲到学校,等待出发的笛声长鸣。
八时十五分,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列队登车。遵照学校安排,我、傅秀芳老师、门卫梁卫健带领我们班三十八名学生和六年级十八名学生一起乘坐一号车,搭班的李建群老师则带着我们班剩余的九名学生,与由周国勤老师和黄红女老师带领的四年级一班的学生一同乘坐八号车。
各种姿势,各种造型!有的捧着手机,游戏玩得溜溜的;有的捧着书本,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有的眯着眼睛,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估计是昨天兴奋了一夜,没有睡好;有的喜笑颜开,脸上写满了快乐;有的摸着自己的脖子,好像是被好吃的东西噎住了……
第一站:杨业功纪念馆
还没走进序厅,便可见一座汉白玉雕像巍峨地屹立于正中央,他便是我们此次瞻仰的伟人杨业功。身材健硕是他的外表,目光坚毅是他的品格,手里紧握着对讲机,一边凝视着前方,一边迈开大步前行,这是他最被人们所熟识的形象。雕像的背后是“锐旅雄师向前进”大幅背景画,画面上方的“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是中央军委追授杨业功的荣誉称号。穹顶的59盏灯,象征着杨业功59个熠熠生辉的生命年轮。
跟随着解说员一路走完展厅,杨业功的伟大形象便深深地映在了我们的心中。
杨业功是忠军爱国模范!“铸非常之业,建非常之功。”这句从他名字里面演化出来的评价,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褒奖。作为导弹部队的司令员,杨业功在建设共和国“战略铁拳”和“杀手锏”部队的事业中,用自己的智慧与付出,不仅实现了“不辱使命、矢志打赢!”的雄壮誓言,还诠释了一名干将为国奉献的壮丽人生。1993年11月23日,杨业功担任发射现场指挥员,成功组织发射了我军第一发常规导弹,从此翻开了火箭军核常兼备的新一页。1995年7月和1996年3月,杨业功临阵受命,担任一线指挥员,仅用平时四分之一的时间就抢建了发射阵地,并成功指挥导弹全部精确命中目标,不仅沉重打击了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也圆满实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更充分展示了共和国杀手锏部队的风采。2003年3月2日,杨业功所辖部队成功组织发射第100发导弹……
杨业功还兼修诗书双艺!《满江红·和岳飞词》抒发了他“何日请缨提锐旅,决战决胜伏强魔”的豪迈情怀;“手无长剑谈何化剑为犁,赢得和平必须铸就利剑。”这既是杨业功的一句名言,也是他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认识;“风雨征程四十载,百剑腾飞傲苍穹。”为庆贺部队组织发射百发导弹这一历史时刻,杨业功特意写下了这首《七律·百箭腾飞》……杨业功司令员的诗词写得是慷慨激昂,他的书法呢,亦是遒劲有力。纪念馆展板上所有书法作品,全都是杨业功的手迹,其中这幅“藏龙卧虎”书法最为引人注目,不过他最爱写的是“锐旅雄师”与“神剑雄风”。杨业功不仅注重自己的学习与提升,对于部队文化的打造更是思行并举。他经常深入一线检查调研,并亲自给基层官兵授课,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国家要有名气,军队要有士气,个人要有骨气。”这个“三气”论述,就是当时他深入学习与反复实践后总结出来的思想精髓。
杨业功是清正廉洁榜样!担任旅长当天,杨业功将把“携礼莫入”这四个字,贴在了自家的门楣上,并以此用来警醒自己,提醒别人。自从这四个字悬挂在他家门楣起,就没有一个人能带着礼品走进他的家。走进这扇门,就是走进了清廉之门、自律之门。他穿着朴素,从不追求名牌。既使是北京去参加人大会议,他也不肯买套名牌西服,他认为领导干部穿得朴朴实实、干干净净最能体现形象和气质。他身居高位,但家规极严。他常对家人和身边人员“约法三章”:不许干预工作,不许享受特权,不许收受钱财。正是因此,他的弟妹和儿子从未得到过任何特殊的对待与照顾。2003年年底,杨业功在病床上完成了最后的述职报告,带头向组织和官兵亮出家底。这段“将军‘晒’帐”的往事,充分折射出杨业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和领导干部的光明磊落。
“杨业功的故事听得我都快哭了……”这句话不仅是我们班的陈欣妍同学情不自禁地流露,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情真意切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