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百岁老人扶贫路



   

  又到周二扶贫日,早上8点准时出发到孟州市谢庄村开展定点扶贫。刚拐进谢庄,第一眼看到的依然是村口的那颗粗粗的垂杨柳,杨柳前面第三户人家,就是我帮扶的杜大娘家了。再过不到半年,杜大娘就整整100周岁了,她是四年前被确定为我的扶贫户的,记得第一次走访入户之前,心里很为怎么称呼纠结了一阵儿。论年龄,她比我奶奶还大几岁,但等见了面,我却毫不犹豫地开始称呼她为大娘了。因为,与想象中的高龄老人相比,杜大娘的精神面貌让我感触颇多。笔直的身板,整洁的衣裳,清瘦沧桑却又充满阳光的脸庞。尽管已是寒冬,尽管属于贫困家庭,站在那个简陋干净的院落里,我丝毫没有感觉到苍凉、压抑,只是觉得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生活尽管不富足,可能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却是幸福的,快乐的。

        因为是高龄老人,我对杜大娘的扶贫工作并不复杂,主要集中在协调各项补助政策的协调落实,日常医疗的督促报销,晚辈对她的生活照料赡养等方面。

        一晃4年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每一次进村入户时与杜大娘聊天拉家常成了我最大乐趣。杜大娘有两个女儿,都也已近70岁了。杜大娘近几年除了听力有点差,视力有点模糊、记忆力下降以外,生活还是能够自理的。她基本上是和大女儿一家一起生活,隔一段时间也去邻村二女儿家住几天。因为是单独立户,村里汇总了她的各项收入,履行了相关程序后,将杜大娘认定为村里的贫困户,享受各项扶贫政策。大体是低保金、大病医疗保险、高龄补等几项补助,等于说养老上多了一些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她两个女儿赡养老人的一些经济负担。对于自己是不是贫困户,具体会有多少补贴,我想杜大娘是不清楚的,她也不用太清楚,因为两个女儿都很贴心孝顺,即使没有这些贫困户补贴,她的生活依然是有保障的。

      记得第一次入户了解情况,由于是和第一书记、村干部一起去的,杜大娘以为是节日慰问,尽管听不清我们说点啥,她还是习惯性地说了一些感谢党、感谢领导的话,主动讲了讲生活中的喜人变化,顺便夸了夸两个女儿以及晚辈的孝顺,把现场气氛调动得很是和谐热闹。看她语言表达如此顺畅,主题清晰明了,禁不住从心底佩服老人的见识。可以想象,杜大娘年轻时应该是承受过很大压力的,因为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农村,家中没有男孩儿,即使是双女户,依然是会受到鄙视的,再加上随着年岁的增长,家中缺少壮劳力,生活肯定是十分艰难的。

      越是历尽沧桑,内心越是达官。看到杜大娘的晚年如此幸福从容,我不禁想起了二十年前采访中遇到的另一个不同寻常的老太太。那也是一位精神矍铄脸上写满自信的老人。据说,她出身于开封的一个大户人家,从小受到了良好教育。解放后由于家庭成分原因,过了出嫁年龄才匆忙嫁给了一个矿工,后来生育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子患先天性脑瘫智力不太正常,丈夫40多岁就因脑溢血瘫痪。女儿成年后找了矿上的一个临时工做上门女婿,生孩子时由于难产死亡,留下遗腹子需要人照顾。面对命运的捉弄,面对不知该如何继续下去的日子,这位老太太没有惊慌失措,没有六神无主,而是坚强地维护着这个家庭的完整。她坚持让女婿顶替丈夫在矿上做了正式的矿工,又张罗女婿再婚并和自己的大家庭一起生活。家里慢慢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生活一点一点步入正轨。二十多年后,这个特殊和谐的大家庭经媒体报道后,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受到了中宣部、全国妇联等部门多次表彰。我能够想象得到这个家庭经历的磨难有多么让人难以接受,但当我看到了这个家庭作为全国典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报告时,我不仅感叹那个80多岁历尽沧桑的老太太的伟大了。

    杜大娘习惯每天早饭后在村里走一圈,然后在门前的圈椅上坐下,看眼前的人来人往。村里大人小孩路过,都会和她打个招呼问候一声。她应该大多不知道打招呼的是谁,但每天的生活却多了几分乐趣。

    我的乐趣却是主动去和杜大娘聊天,顺便了解一下她的身体有没有什么异样?平常饮食饭量怎样?冬天取暖有没有困难或者不安全?......其实她也只是大概知道我是焦作来的,每次拉着我的手聊得挺开心,最经常说的就是:吃了饭再走吧。

    按照扶贫工作规定,我没有在杜大娘家吃过饭。到今年年底,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我的扶贫工作也要结束了,杜大娘家的一些生活设施有了许多变化,身体也依然硬朗,我想我还会经常来和杜大娘聊天的。

    临近中午11点,从杜大娘家出来离开谢庄返程,虽然已经立冬,村口那棵垂杨柳依然绿意盎然,枝繁叶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底层是真正的英雄人物成长的沃土 张载在《西铭》中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 意思是说,贫穷...
    造命者说阅读 4,223评论 0 0
  • 昨天晚上回家,本来打算和同事一起打羽毛球,换好衣服准备出发时,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快过来帮忙。 妈妈在一家饭店上班...
    泸边似月阅读 1,033评论 0 0
  • 二十一世纪旧体诗词风骚榜[https://www.jianshu.com/c/da968ae2d498] 上榜絮语...
    张成昱阅读 3,968评论 0 19
  • 抢救西游记系列第一部《来去之间》第四十一章 牢狱 田逸陇察颜观色,好心劝说: “高大人,抛尸案已经过了这么久了还...
    仰止高山潜龙勿用阅读 3,287评论 0 0
  • 我父亲是老农民,但不是大字不识,而是一个小知识分子,读过的书比我多,比我深。做过生产队会计,代课老师。教过语文、英...
    洞穿岁月的眼睛阅读 1,14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