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一码是怎么工作的?

一、工厂侧:
  1. 商品编码:每个商品在生产或入库时,系统为其生成一个唯一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包含商品信息(如名称、规格、价格等)。

  2. 信息录入:商品的相关信息会被录入到企业的数据库中,二维码则与这些信息关联。

  3. 扫描识别:在销售、库存管理或物流环节,工作人员或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实时获取该商品的详细信息和库存状态。

  4. 数据追踪:通过扫码,可以追踪商品的流通过程,从生产、仓储到销售,确保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二、用户侧:

  1. 用户互动:消费者扫描商品码后,可能会接收到促销信息、使用指南或相关推荐,提升用户体验。

三、技术实现侧:

  1. 编码生成

    • 每个商品在生产或入库时,系统生成一个唯一的编码(如UUID或自增ID),用于标识该商品。
  2. 信息关联

    • 将该唯一编码与商品的详细信息(如名称、价格、生产日期等)存储在数据库中。
  3. 二维码/条形码生成

    • 利用编码生成工具,将唯一编码转化为二维码或条形码图像。常用的库包括ZXing、QR Code Generator等。
  4. 打印与贴标

    • 将生成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打印在商品标签上,或者嵌入包装设计中,确保在商品销售或配送时可被扫描。
  5. 扫码识别

    • 在销售或物流环节,通过扫描设备(如二维码扫描枪或手机摄像头)读取二维码/条形码,系统通过该编码查询数据库,获取相关商品信息。

编码有几位:

  1. 条形码(UPC、EAN)

    • UPC:通常为12位数字。
    • EAN-13:通常为13位数字,适用于国际贸易。
  2. 二维码(QR Code)

    • QR码可以包含多达4296个字符,实际位数取决于编码内容的类型(数字、字母、汉字等)和版本。通常,简单的唯一编码(如UUID或自增ID)可能在32到128位之间。
  3. 自定义编码

    •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编码规则,位数可以是8位、10位、甚至更多,具体取决于商品数量和管理需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