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对于江南最初初的印象,来源于幼时背诵的一首汉乐府名歌一一《江南》,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并非丿儿时就对江南心生向往,而是在于这首诗简单易记。家乡离书本上的江南很远,有了距离,随着接触描写江南的诗越来越多,便有了想象的空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去过的文人骚客无不对之抒发怀恋之情!渐渐地,这些恋语竟在心头绕出一段段挥之不去的情结,人啊,一旦有了好奇和渴望就会有执念,对于我来说,这个执念就是去一趙江南!可何处是江南?!是吴农软语交错声中的水乡人家?是菜风细雨下缓缓前行的乌篷船?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十里秦淮?亦或是水石相应、灵动多姿的古典园林?还是许仙邂逅白娘子的残雪断桥?!可选选的地方越多,反而有点惊慌失措,既然想去结识这位久久印刻在梦中的翩翩"佳公子",那只有根据上天的启示来安排我这段江南之旅了。恰好最近迷上了日版书,得知湖州南浔有个非常著名的藏书楼,那么,我我的寻梦之旅就从南浔开始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南浔印象"湖州一座城,不及南浔半个镇”这句古老的谚语放在今日的南浔依然正确。南浔士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先民生于斯长于斯,它依河而建,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形成精巧独特的建筑布局,镇上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老街深巷,洋溢着浓郁的江南水乡气质。南浔自古就是江浙雄镇,在南宋时便已"耕桑之富,甲于浙右”,明清时更是兴盛,成为重要的桑蚕丝产地形成了近代最大的丝织群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枕边还摆放了香薰瓶
淡淡的清香弥漫着整个房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