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映射现实人性——陈墨评金庸之人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陈墨是大陆金学第一人,研究金庸小说最久,最深入。这个陈墨评金庸系列一共是13本,包括艺术,性格,文化,琴剑,孤独等等,我看过几本,都写得很好,角度很全面,分析得也很透彻。

      我以前只是喜欢金庸小说,并不知道好在哪里,陈墨就是系统地告诉我到底好在哪儿了。看的时候常会觉得,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哇原来是这样!大神收我为徒吧!关键是行文特别流畅,我看书速度从没这么快过,不知不觉就翻了一大半,嗨到飞起。

      最接近儒家精神的是郭靖,宅心仁厚,大智若愚,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人生信条,甚至可以为了道义牺牲自己。在帮成吉思汗拿下花拉子模之后本来是有机会请求大汗取消自己与华筝的婚约的,结果他看到士兵屠城的时候就把这事儿给忘了,这唯一的机会他用来请求大汗不要杀城里的百姓。大汗自然很生气,黄蓉也被他气跑了。要不是后来华筝觉得因为自己告密害死了郭靖的母亲,选择了离开,傻瓜靖哥哥估计就再也见不到蓉儿了。

        如果华筝不离开会怎样呢?郭靖会选择信守诺言还是追求爱情?当道义和个体价值冲突时,儒家是以牺牲个人为代价来成全道义的,所以儒家形象往往端正崇高,但却面目模糊。

        如果换成杨过,可能故事会是另一个走向。杨过与小龙女在一起是被主流价值观批评为离经叛道的,他的性格就是如此。杨过与人相处的逻辑很简单,就是谁对我好我就喜欢谁,谁对我不好我就讨厌谁,没有是非对错,只论爱憎亲疏。他个性鲜明,活得潇洒。

        有人说传统文化净是些封建礼数,泯灭人性,应该打破,应该追求个体自由,自我实现。其实那只是看到了历史的片面,吃人的不是封建礼数,是人性的黑暗面。脱离开时代和地域的设定,人这个东西就是复杂多面的,人性就是好坏并存的,一种文化能诞生和延续,终归是这个时代这个地域的人想要追求好而远离坏的结果。与其对前人留下来的东西乱丢乱砸,不如坐下来先弄清楚前人到底都留下了什么。

      在小说里,以天下为己任的郭靖带领杨过黄药师这些天下侠士抵御外敌,最终郭靖黄蓉双双战死于襄阳,一腔热血喷洒在这片土地上。在现实中,叫嚣着打破传统追求个性的人依然活着,不清面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好,我是桃源野鹤。

我是一个喜欢中国文化的素食者,没事儿发发书评随笔,也会发几篇小说。

欢迎来到我的桃花源。

文章导航:

一、【书评】没事儿读本书

1、诸行无常,有漏皆苦——红楼梦

2、黑暗岁月里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

3、十七岁的紫水潭——红拂夜奔

4、那是他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元曲三百首

5、武侠小说映射现实人性——陈墨评金庸之人性

6、柏拉图哲学

7、读点心理学,练个铁布衫——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8、人生必看修行书——西游记

二、【素食小说】清逸录

1、清逸录之一 豆豆的花式吃法

2、清逸录之二 渔樵引渡

3、清逸录之三 飞刀魏双

三、杂文

1、黑土地老房子的故事

2、百态的众生,追寻的刘子骥——暗恋桃花源

3、【小故事】莫璃

4、潘粤明自己画的美图

四、诗词

1、【诗画故乡|天净沙二首】

2、莫欺英雄命短

3、遗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