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联结是一种个人与自然互动中而逐渐融入自然的心理过程。人与自然联结的感受根植于生命情结(biophilia),演化而来的人类热爱自然的天性(Kellert and Wilson 1993)。
自然联结是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其概念、测量工具以及心理机制仍处于进一步深入探索中。然而,研究证实自然联结对环境行为和身心健康有着积极作用,使得自然联结已经受到教育、健康、保护生物学等其他领域的广泛关注。
自然联结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关怀、人对保护自然的承诺等。如“我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我是谁的重要部分。”、“无论我在哪里,都会留意到野生生物。” 和 “我一直思考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到环境。”(摘自 Nisbet & Zelenski 2013,the NR-6 Scale,doi: 10.3389/fpsyg.2013.00813)
如果能知道自然联结的发展特点,自然联结是否随年龄而变化,以及是否存在所谓的“关键期”,那么将有助于设计更有针对性的环境教育项目,实现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关于自然联结与年龄,以往研究关注到某一年龄段孩子的自然联结高于其他年龄段。Bruni & Schultz(2010)研究发现10-11岁孩子的自然联结与环保组织工作人员一样高,而大学生的自然联结较低,提及了从童年迈向成年中,一些孩子失去了一部分与自然的联结。环境教育项目的评估研究中,也分别发现了9-10岁孩子的自然联结高于11-13岁孩子且在项目后能维持一段时间(Liefländer et al 2013)和 7-9岁孩子的自然联结最高(Braun & Dierkes 2017)。这些研究结果暗示了发展自然联结最好在在11岁前进行。
最近发表的一项英国7-75岁横断面样本研究,第一次检验了自然联结随年龄而变化的模式。该研究显示,自然联结在儿童期不断下降,在青春期中期(15-16岁)达到一生的低点,之后缓慢上升,在20多岁达到平台期,维持至生命晚期(Hughes et al 2019)。
(图请见:http://repository.essex.ac.uk/23602/)
1. 什么造成了这一模式?代际差异还是纵贯效应?
如果这是代际间的自然经验稳定减少反映于自然联结的降低,那无法解释15-16岁孩子的自然联结为何低于前后相差一两岁的孩子?纵贯效应更能解释自然联结在青春期的变化。
2. 为什么进入青春期,自然联结衰减明显?
这是儿童发展的特定阶段?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课业压力增多?
3. 为什么在15-16岁的最低点之后,自然联结又开始回升?
是因为之后随着离家求学,有机会重新与自然联结?
4. 青春期晚期是否也是一个发展自然联结的“关键期”?
尽管还没有研究涉及于此,但是有一些间接的研究结果给予提示。成年人对自然的态度和保护环境的态度会影响他们是否采取环境行为,但是成年人的态度是难以改变的(Kaiser et al 2014)。此外,重要生命经验研究,也有提到大学阶段是另一个重要时期,如能在大学阶段获得种种经验将有助于环境公民的养成(Hsu 2009, Li & Chen 2015)。
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社会、文化、不同人生阶段对自然联结的影响。
虽然尚需进一步研究,但是这项英国横断样本的研究揭示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自然联结存在差异,强调了根据受众特点设计教育项目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