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消失了--重读莫里斯•布朗肖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敬笃

在布朗肖的法国,世界可以分成两层:死亡与存在。空无的维度里,一切都会消失;而实存的场域里,一切肉体都将在场。

非理性的夜晚,光被撤回到它来的地方,一切都会在黑暗中上演,死亡也不例外。

上帝与诸神无从指认符号隐逸的存在,虚无中的劳作者,努力构筑虚无,语词与对象之间,大海、森林、乡间、命运,显得如此渺小。

人类在探讨着一场现象学的谋杀,死亡、战争、抑或者沉默,在骨头中央浮现,从荷尔德林到策兰,现实的影子,一直在虚无中游荡。

自我的世界中,我们尝试着断定那些在场的事物,用高亢的话语对抗沉默,可最后却陷入哑然之中,因为那纯粹的黑夜,早就被孤寂占有。

你说,“我思故我不在”,灵魂的书写,将走入形而上学的抽象,你想要的客体,也许会在不经意间被文字吞噬。

你眷恋黑夜与死亡,也许并非本意,只是日落之后,眼睛没了光。

时间可曾在场?

谁谋杀了你的权力?让黑夜坠入黑暗的深渊,沉寂的状态下,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那个旧的自我也将被藏匿在他者未曾涉足的地方。

另一个空间里,有一另一种世界、另一种思维、另一种夜,在重构着精神的巴别塔,一切消失的事物,在神话里的幻境中复活。

一切都消失了,唯有死亡降临,孤独犹存。

2017.12.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