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和母亲一起包粽子,自我感觉还不错,母亲说我已经会包粽子了。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绝不是母亲为了鼓励我而违心说的,因为我的母亲从来不善于鼓励晚辈。
早上,母亲在弄糯米的时候,撒了盐,倒了酱油,生抽多一点,老抽少一点。母亲让我吃吃看,我拿起一粒糯米试吃,把糯米咬碎,感觉太淡,没有啥味道。
母亲说,一粒太少了尝试不出来,需要多几粒同时尝试咬碎。我多拿了几粒同时咬,嚼一嚼,感觉还是太淡。母亲继续放盐,我继续试吃。
当我试吃出有点味道时,就说可以了,不需要放盐了。我的母亲怕咸,喜欢淡一点,就迎合她吧。况且,太咸了,没法吃,如果太淡了,还是能咽下下去的。
结果是,今天吃了粽子,一致认为太淡了。当时,母亲先是让大哥试吃的,大哥当作没听见,走出去了。
母亲有传统观念,老思想,她需要权威,她认为她的经验都是正确的,她有她的标准,不一样就是错误的。大哥就避开了,免得试吃后让母亲责怪。
我不知道,小时候是如何长大的,母亲向来都这样吗?可我们兄妹三个性格都很好,而且善于向他人学习,不会认为自己就是对的,与自己不一样的就是错的。
难怪,同辈人好沟通,隔辈好多时候难以沟通。我隐隐觉得母亲喜欢精神控制,要子女听她的话,我内心是反感的。
我不听任何人的话,我有自己的思想。这世界,任何人都没必要去听另外一个人的话,人是独立的人。
我和大哥,相处的时间多了,沟通应该没有障碍了。大哥也让我试吃,大哥摘了橘子,我就尝一尝,告诉味道如何。
试吃的结果是,我对橘子的味道很敏感,酸味,甜味,鲜味,都能分辨的很到位。
我把自己感知橘子的味觉说给大哥听,这大篮子里的橘子皮薄,很鲜,带有酸味;那框大个的橘子皮厚,纯甜,不是很鲜;小篮子的橘子个儿小,皮薄,很甜很好吃,带点鲜味。
我试吃橘子是很认真的,经过我的一番言语评论,大哥心中有数,明天去卖橘子,生意肯定好,10元3斤不成问题。
在试吃的过程中,有言语交流,我对母亲与大哥的认知加深了。言语是有温度的,每一句话都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