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森林里温暖治愈的作家大象先生发布了一个晚上十点线上交友一小时的活动,限定一百人,先到先得,喜爱的他的读者都踊跃报名参加啦。
小蜻蜓知道的时候,已经过去半小时了,但还是加入了。大象先生在群里,但并不主持大局,只见大家一来就报各自的地名,寻老乡,发自己的联系方式,看得好些小动物纷纷只觉无聊撤退了。退出的,又来新人,整个群都在一百以内浮动。
小蜻蜓窥屏半天终于也加入尬撩的大军里,我在河内,看见感兴趣的发言就去艾特对方并回复,就这样也加了几个好友。
而群里一直在进行他群遇老乡的活跃中,还参杂中刷年龄的活动,进进出出。大象先生说,时间到,再给五分钟,遇到喜欢的赶紧加,剩下的和大家好好道别吧,最后解散了群才结束。
二
小蜻蜓问小猴子:你说一个小时能交到称心的小伙伴吗?
小猴子说:不知道,看缘分啦,不过你主动,肯定能增加成功的几率啊。你看你不过是回答了几个问题,就有人主动加你啦。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聊天,你看小白兔加你后,甜甜的叫你小姐姐,并主动告诉你他的名字,通过他的自我暴露,你也和他聊的很开心呀!
虽也有不太喜欢的,小河马加你后问了一个问题就没有后续了,不知道是尬聊呢还是不喜欢你在的地方呢?小鳄鱼问你好些你不想回答的问题,可是出于礼貌,你还是回答了。
你并不知道对方内心真正的想法,但是你会在自己心理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然后你们就产生了隔阂。你以为对方不喜欢你的地域,你认为对方太功利,可是也许只是他不知道怎么接话,也许只是对方觉得应该知道问你的哪些情况呢?可是你们并不会说开,只好把各自的想法当成事实,最后无话可说。
三
小蜻蜓问长颈鹿,为什么大象建的群,并不那么暖也不那么有用?
长颈鹿说,大象是大象,群友是群友,你不能混为一谈,但最终暖不暖是取决于你看这个世界的方式。你虽进去半小时,但你见证这群中的各色动物,有的一来就说群里乱糟糟的,退出了;有的欢快的在群里撒欢带话题,去认识不同的动物;还有的不停的请求同地域的建群互撩,但他自己却没有一点儿建群的觉悟……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愿意看到的那部分。你说群里乱,那你有了解它的玩法吗?你有试着去参与吗?你知道为什么就有动物玩的欢快吗?为什么你聊不起来的动物,对方却停不下来?那些呼吁建群玩耍的,为什么不做发起者呢?要知道发起者能认识所有动物啊。
如果你觉得没有用,那你去观察下那些很活跃的小动物,他们是怎么变有用的。
四
你怎么看这世界,这世界就怎么待你。
如果你不主动,不行动,再牛逼的资源对你而言,也没什么很大价值。你想要交友,那就让自己成为对他人有价值的那个,你想要的就都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