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

过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仪式。这个仪式持续时间最长,从头年的腊月二十三到第二年的年的正月十五,这段时间是人们心情最愉悦的日子,也是一家人聚得最齐、时间最长的日子。

中国传统文化在过年中显得尤其丰富多彩,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在过年中,来享受一波古诗的典雅之美。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元      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元日在古代是指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开始的日子。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体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守    岁

        宋代: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拜        年

              明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帖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古诗中我们就看到了,从古至今都保存下来的过年风俗,至今依然展现着人们的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这些习俗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亲人团聚、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这些看是一些年年都差不多的仪式,却是把家人凝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有效途径。孩子们在长辈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培养尊老爱幼的品德,学习彬彬有礼的待人接物,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家族的良好家风,底蕴深厚的家族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永续着民族的汩汩血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 给小伙伴们拜年啦! 我们终于挥手告别实“鼠”不易的2020庚子年, 这一年承载了太多的遗...
    九畹子阅读 480评论 0 1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千万里之外的我都能感觉到。 每天看着故乡的亲朋好友...
    柳桥阅读 1,504评论 1 4
  • 写诗遇到春节,整理下过年相关的古诗一起来欣赏下。 《元日》---王安石(唐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
    三棱镜阅读 464评论 8 5
  • 年节,即今所称的“春节”,其起源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
    牛哥日记阅读 749评论 0 0
  •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
    命泽阅读 1,21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