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是个消费品,毕业证书像商标

        临近开学,学校的几个公众号陆续更文推送学费缴费单和缴费流程,后面还很贴心的附上国家助学政策的简介。在每年的夏天里除了忍受太阳的炙烤的人们,还有被学费煎熬的大学生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妹小希今年高考分数刚好超过本科录取分数线,只能报考二本院校,也就是俗称的“贵族学校”,学费最低二万起步,她家境一般,父母都是朴实的普通工人,家里还有个哥哥在二本院校正上大二,家里无法负担起两个孩子的高昂学费,所以思索再三,懂事的她选择了降读专科。我曾经劝过她“怕不怕以后会后悔?毕竟本科和专科的学历还是起点不一样的,要不你再争取一下”,她沉默许久后回答“可是即使我凑够了今年的学费,但是后面几年呢?我不想大学里甚至工作后的几年里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走向社会,我不敢想象这样的未来”,我不再搭话,我知道对于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孩子来说,四年的学费是一笔巨款,甚至会压倒一个家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或许很多人会建议,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贫困助学金、奖学金,平时再努力兼职赚生活费就可以读完大学了。国家的助学政策确实可以圆很多贫困学子的大学梦,可是,助学贷款最高额度是8000元一学年,而二本院校的学费都是数以万计,这还不包括其他额外的开支,杯水车薪,高额的债务甚至会影响她大学生活的质量,她或许不敢和其他朋友去社交,不敢加入社团,因为她要用课外的时间去赚钱,她也没有额外的资金去报读一些专业培训课,这很可能意味着她除了课上获取专业知识,就只能为生计奔波,还没有享受大学的美好,却已被金钱压榨,而她的心理也将承受更多的压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付出高昂的学费能获取等额的回报倒也无可厚非,可如今的二本院校已经演化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化集团,旗下开设从幼儿园到老年大学,号称一条龙服务,“活到老,学到老”,其商业性多于学术性。大多数二本学校通过买一个重本院校的挂名加上某某学院命名,成为一所看似高水准的学校,甚至存在学费年年毫无根据的暴涨,师资和教学质量根本匹配不上,某些学校甚至教学楼里连空调都没有,广州炎热的夏季,在教室里上学简直是蒸桑拿一样,专科和本科的共用师资,不一样的学费却享受同等的教学质量。这是一个可怕的教学产业链,高等教育成了高价的消费品,让许多家长和孩子望而却步。

          随着知识性社会的发展,企业更喜欢高、精、尖的人才。毕业文凭成了就业的敲门砖,学位证书就像一个学生的商标,明码标示,毕业什么等级的学校,就读什么专业,是 985、211还是普通学校,是IT专业还是服务专业,而招聘市场依据证书去寻找合适的劳动人才。因此很多考上二本的学生,即使价格昂贵,家长也会咬咬牙让孩子去读,可是这是不等价的“交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一个依靠助学贷款和其他借款才读完的学生,她毕业的那一刻就要背负着高额的债务,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清偿债务,大学四年十几万的学费,而这些二本毕业的学生的证书并不是社会就业无往不利的通行证,这样的毕业证书跟985、211相比毫无抗拒力,跟同等级的更好的本科A类比又稍显逊色,她们中绝大多数人的工资比不上这些学校毕业的学子,这也意味着她要用毕业后的几年时间去偿还债务,也意味着这几年里她们会成为毫无积蓄的人。而这又将限制她们的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这跟最初认为的上大学是为了以后生活好过点的目标,背道而驰,大多数二本学院就读的贫困学子,上大学就等于负债毕业,一毕业就踏上漫漫还债路。

        现在社会发展机会多了,在国家的“让人人读的起书,让贫困学子不再因为没钱而读不起书”的倡议和贫困助学的帮助下,在这条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大道上,似乎已经不存在读不起书的学子了,可是国家的资助政策永远补不上一些利益集团漫天涨价的漏洞。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支柱,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育永远不应该成为某些集团和组织谋利的商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到了湿地公园门口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片荷塘,突然想起朱自清先生写的那篇《荷塘月色》里面这样写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乄鎭鈊愛妳_d484阅读 1,690评论 0 0
  • #玩卡不卡·每日一抽# 每一位都可以通过这张卡片觉察自己: 1、直觉他叫什么名字?妞妞 2、他几岁了? 13 3、...
    深海观鱼阅读 1,228评论 0 0
  • It's called the what? The peach what?The Peachoid. It's a...
    冰封钻石阅读 1,417评论 0 0
  • 2016-01-19 周二 晴 多年以来,我一直都渴望成为像马丁·路德·金一样的人,不求像他一样伟大,主要看气质。...
    韩日记阅读 1,13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