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爷们儿”鄙视“娘炮”,这种教育方式太粗暴

@狐狸狐狸鱼

早上起来,看到朋友圈里一位妈妈吐槽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作为孩子的作业,不仅没在约定时间播出,且节目一开始就是四个“小鲜肉”男生的开场歌舞,自家孩子还吐槽“怎么出来了四个娘炮?”

在以这位妈妈为代表的家长里,在他们的教育理念中,“阳刚”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他们对现在的韩流明星嗤之以鼻,经常能看见他们转发标题写着“少年娘,则国娘”的文章,夸奖自己的儿子有多么“爷们儿”之类的内容。

然而在这些看似义正言辞的文字里,其实埋着很多隐患。


第一,提倡“阳刚”不应浮于表面。

可以理解,很多人看不惯画着女性化妆容的唱跳明星,但外在样貌不应该作为评判的依据。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一边教孩子不要以貌取人,一边又看见男生画眼线就大肆诋毁吧。

至于内里的“阳刚”,应该与勇敢、担当、责任感紧密相关,这些才是应该被树立的素质。


第二,世界是多元的,包容心更重要。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好恶主张,但没有人应该为表面上的样貌、发型、装扮而被定义甚至被嘲讽。

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这句话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认识到,参差多态是世界的常态;另一方面,是要有宽广的胸怀去容纳这参差多态。

如此,胸中就能少一些没必要的是非曲直,多一些宽容平和,这是通往善良的心态。


第三,简单粗暴的是非观,是校园霸凌的温床。

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经历,记忆中有没有一个清秀、瘦弱、内向的小男孩?

有的男孩,或许天生长相很柔美,或许身体不太好,不擅体育运动,或许性格安静内向,不太能够融入男孩圈子。这样的男孩什么都没有做错,但非常容易成为被校园霸凌的对象。

校园霸凌,不止是网络爆出那些拳打脚踢的视频,更多的,是拉帮结派的排挤,是语言上的羞辱。有太多“看上去不太一样”的小男孩,被同学们举着“阳刚”的大旗,嘲笑讽刺。

最可怕的,是做了错事,还自以为代表着正义。

第四,在不知不觉中,你已助长了性别歧视。

“阳刚”以及“阴柔”,这两个词很大程度上,就是性别刻板印象。男人就该阳刚,女人就该阴柔,这样的想法对两个性别都是一种压迫。什么是压迫,压迫就是剥夺人的选择权。

如果说两性对立思维是主犯,从这对立引出的衍生词就是打手。当你用“爷们儿”夸一个男孩时,就有另一个男孩正被“娘们儿”的称号所困扰。这不仅是对某一个男孩的标签化,也是对女性的污名化。

对立的两性观,家长本身就该摒弃,更要避免灌输给孩子。


面对孩子,说的和做的,都应该更具体。

你可以带他探险鼓励他勇敢,带他登山鼓励他坚持,在球场边为他加油喝彩,在他挺身而出时表扬他的责任和担当……

而不只是对着电视一起嘲笑“娘炮”,再对孩子说“你要做个爷们儿”,然后放任他的小脑袋自己去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cp]今天摸着台电脑 突然想到 大学时候 计算机老师说过的自己的故事: “那时候,我学计算机专业,我父亲给我买了...
    请叫我四爷阅读 211评论 0 1
  • 终于踏上了西藏之旅,带着对那份净土的向往和神秘的好奇,我们一行18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我的手,我的眼睛,我在哪?...
    育女心经阅读 142评论 0 0
  • 贴图:
    西斯普阅读 202评论 0 0
  •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说话到走路到真正面对成长再到等待死亡是一个说长不长的过程。现在的我15岁,真正面对成长的年纪。15...
    尘溪阅读 60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