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微信上又接到一个半熟不熟的人的消息,请我帮忙拼多多砍价,我无奈点击关注、砍价、取关,这一流程在这个月里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
拼多多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我实在是记不清了,只记得最开始就是从家里人那听来的,那些人至今还受着它的毒害,而我侥幸逃脱却也没能脱得干净。这样说也许对拼多多不够公平,它本身并没有什么违法乱纪的行为,但它的营销模式确实让我难以忍受,它像是盯准了人的软肋,将周边一个接一个的人拉近了人情的怪圈,难以自拔。
拼多多的营销方式扼住了人类三大心理,其一就是投机心理。最开始接触拼多多时,它所使用的促销方法就是“一分钱拼团购”,参团人员可以获得一分钱收到所拼物品的机会,若未能被抽中,所付出的一分钱将如数退回。那是在拼多多出现的初期,我曾兴致冲冲和家人一起参与过很多次,但从来没有听谁说收到过物品。从那时起,我开始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果断卸载了这一软件。成功收到物品的幸运者自然也有,但想来那不过是拼多多一种成本低廉的促销手段,抓住了人们的投机心理,这就像买彩票一样,总觉得下一个中大奖的会轮到自己。何况这个彩票还不用花一分钱,只需动动手指,何乐而不为。但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为它打了广告,却没收到广告费。
其二是实惠心理。拼多多本身就以“物美价廉”闻名,以团购性质为主打,通过多人拼团共同购买的方式,获取更低的商品价格。这种特性吸引了很多“省钱一族”的目光,成为了居家必备,父母一辈加上身边许多已婚人士,都加入了这个圈子里,并不断不断帮助其扩张客户群。然而现实却是,便宜没好货,此话虽略有极端,但反观身边的人拼到的物品,二百多块的桌子晾味晾了一个月,十几块的防晒服某宝遍地都是,三十几块的纸抽一扯就烂……我不想承认我身边的人都倒霉,然而他们所得到的实惠在我看来其实真的并不实惠,只是他们自己不肯承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