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海
20200925
又是一次意外的出行,不过也没有什么,习惯了。
早上五点,叫的网约车,不到六点就到了机场,办理了一些手续,吃了一碗方便面,就七点了。下楼,到预定的登机口,由摆渡车带到飞机处,已经是七点半了。
七点三十五,飞机舱门关闭,等待起飞,可是直到七点五十,仍然没有动静,前面已经有南航的飞机走了,想着这个也该是快了吧,可惜没有动静。
今天的起飞方向是自西向东,而我们的飞机现在却停在机场东边,几乎是最东边。对面,也就是南边,就是货运库,一号航站楼的东边了。在货运库与一号航站楼的结合部,是顺丰的机位,黑白色的顺丰货机就停在那里。
我们飞机的西边,也是停机坪的地方,在进行施工作业,应该是翻修。
已经是七点五十五了,还没有动静,不知道在等什么。起飞跑道上是空空的,没有什么异常,排队待飞的也不多,只有几架,这里的事情搞不懂。
廉价航空没有办法。
正想着,看见一架降落的飞机,是顺丰的货机,估计应该要动作了。
知道飞机上没有餐食,也没有任何可以食用的,不是没有,是没有免费的,想着两个多小时的航程,该买瓶是的,可是机场的水简直是天价。
八点,降落的顺丰货机在我们的右侧滑过,进入机位,这时我们的飞机才开始动作,该飞了。
这期间又有飞机降落,在我们将要到达起飞区的时候,先前离开的那个南航的飞机飞了,看着是南航的飞机,不知道是不是那一架,这期间没有起的,应该就是。
八点十分,飞机进入跑道,起飞。
飞机向东北方向飞,五分钟后,右转掉头。天上有些雾气。八点二十,飞机再次右转,估计此时应该是进入航线了。
为了看天,特意要了右侧靠窗的座位,因为是南下,此时太阳正在左侧,无法看天,而右侧的情况就要好很多了。然而尽管要好很多,只是此时的天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并不好看。地面上,太远,也看不清,就是看清了,也不知道是那里。偶尔会有一些云,也没有什么特别,只是观看的方向变了。
云的颜色是白的,雪一样白,真的就像地上的雪,也像是棉花。在我的认知里没有其他的词语可以对此场景和景象进行描述,只能是这样的说了。
八点三十五,正看着,飞机飞出了陆地,进入了海域,感觉上应该是渤海了。看海面的感觉,如果没有远方的天际,也是一片的蓝色,与上面的天色相同,无法分辨。
感觉是进入了海的深处,向前看,根本看不到陆地的影子,渤海湾很大吗,记得不该如此。照理穿过渤海湾,就该进入山东的地界,直线下来,该是蓬莱附近,可是没有陆地的影子。
打开手机,看了一下地图,似乎这个航向就是在海上的。从丹东出海,走渤海进黄海,并不进入渤海湾,略过山东半岛,直飞上海,似乎这样的想法,能够应和现实的场景。
飞机还是在海上飞,依旧看不见陆地的影子,外面没有什么可以看的,就想写一些东西,记点什么。打开笔记本,刚写了一点,就听见空乘在广播,说是飞机会在十点十分落地。晚飞了,还早落地,机长是有水平的。本以为说一下也就结束了,谁知道这一说还没完没了了,在飞机上开始做广告买东西了。强忍着听了一段时间,也写不下去了,就按叫了服务员。
我问空姐说,他现在的广播我是必须要听的吗,空姐明确的回答说,不是,我说那就让他停止吧,空姐说她过去说一下。等空姐再次过来,我说拿一瓶矿泉水吧,空姐说可以。等到空姐回来说要十块钱。在飞机座椅的靠背上,写着矿泉水五块钱,我说要这个,空姐说这个脱销了,没有了。还没等我再说话,空姐说可以给我倒一杯水,我说可以。
廉价航空可以理解,做一些推销也可以,但是这种方式有些不妥。
九点四十,飞机开始降落。现在依然是在海面上,什么时候开始进入陆地呢,等着瞧吧。
下面的云是一朵一朵的,路过的一个什么地方,水浅了,云的影子落在了水底上。
九点五十,飞机向右转了一下,可以看到前方的陆地了。一分钟后,飞机又左转了一下,又左转了一下,此时再次看到了云的影子,这里应该是浅海,也就是说进入陆地前缘了。
飞机又左转了一下。下面的水黄了。
飞机真的开始下降了,开始钻云层了。进入云层,并没有什么感觉,就是近了,像触手可及。下面的水更浅了。
飞机左转右转的调整方向,慢慢的,就像贴着水面在飞。经过了一片水上风电,飞机又一次的大角度右转,开始进入陆地了。十点五分,起落架放下了,十点十分,飞机落地,滑行了十分钟,进入停机坪,还好直接进入廊桥。
也不知道落在了那个航站楼,出来之后,不像以前进入出站通道,而是进入了候机区域,这种体验还是第一次。理论上说此时还是处于空区,也没有什么改变,只是终究有些不同。
有些诧异,摸不着头脑,也不见工作人员,机场很大,可是人不多。前面来了一个工作人员,就问取行李怎么走。她也是着急赶路,说一直走,再坐车。实际上是没有听明白,只是知道大方向没错就行了。走到路的尽头,是一个下行的扶梯,两个扶梯都是下行,指示牌显示行李和出站就是这个方向,就下去了。
到了下面,一辆轻轨车刚发走,工作人员指向另一侧,说必须做车。知道了,实际上是航站楼之间的摆渡车,只不过这里是轻轨,在北京机场,迪拜机场,也曾经坐过。
实际上,应该是到了另外的一个航站楼,在这里才有对外的出口,这里该是进出机场的通道。
取行李,出机场,马不停蹄,中间去了一趟厕所,换了衣服,等到了地铁口,买票,已经是十一点十分了,也就是说飞机落地一个小时过去了,等到在排队过安检,等地铁,已经是十一点半了。
地铁坐了一个多小时,中间还换乘了一次,想来要一个半小时,下车之后赶紧吃饭,已经饿的不行了,一碗面下肚,感觉好多了。再上车,已经是一点半了,说是还要五十分钟,这一路还是不容易。
说起了第一次来上海是在八四年,三十六年了,时间可是不短了。那个时候住在上海铁道学院,真如站,那里还是农村,感觉,现在这里可是不一样了。最近也是来过几次的,不过都不是游玩,只是在一八年地,过来看展览,老赵开车,到市里转了一下,还看了一个同学。
总体感觉,对上海还是不熟悉,有一些地方是知道的,但终究没有总体的印象,而所有的认知都是零碎的。南京路,人民公园,外滩,虹桥,只是局部,也就是不熟悉,也是没有深入的接触。
说起来现在还是疫情事情,疫情的警报还没有解除,然而在上海的街面上似乎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迹象,而可见的标志是口罩。在街面上几乎没有人戴口罩,这种感觉还是很有趣的。在家里的时候,情况与这里要有所不同,尤其是公交车上,而这里,即便是在公交车上,也不是都戴口罩,有一些人,尤其是老人,不戴口罩,而司机也不说话。
等到驻地安顿下来,已经是两点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