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用心地熬一碗红薯粥,红薯是前几天从老家带来的,香软细滑的红薯粥,红薯自身的一丝丝甜味、香味,渗透到粥里,喝一口,暖流到心里,舒畅到胃里。
母亲说她小时候大米不够一家人吃饭,所以就参合一些红薯、木薯等粗粮熬一大锅粥,才勉强喂饱一家子。后来城里人喜欢吃红薯,喜欢喝红薯粥,大概是因为红薯的好处多多,越来越多人关注养生,红薯也被越来越多人喜欢。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中华本草》说其:“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母亲常常应我们的要求,每年都会栽种一定的红薯,并且一定是紫色品种的红薯,因为我们更喜欢吃紫色红薯,但是紫薯种植很需要技术,产量不高,虫子爱吃,种一大块地,一年才收获两个蛇皮袋,而且还有1/4生虫,要处理过。紫薯收回来后,我和妹妹每人就拿走一部分,还会留下一小部分在家里,母亲常说家里人都不喜欢吃,大家小时候吃多了,那是穷苦日子的滋味,所以说不上喜欢那味道,只是偶尔吃一顿忆苦。
我抓一把大米和切块的紫薯一块放到高压锅里面煮,半个小时即可,配着简单的小菜,喝一碗香甜的紫薯粥,一天美好的清晨由此开始。
母亲说今年还会继续留一大块地种紫薯,留给一袋给我的,让孩子过来也吃到香甜的紫色红薯,不知道孩子是否知道外婆也在牵挂着他。
长大以后,不再喜欢大鱼大肉,反而是一碗清淡温暖的紫薯粥深得我心。
母亲很高兴她可以为我们做点事情,可以用家里的土地种一些城市尝不到的美味,她用最土的方式耕种,只因为我们说农家肥种养的粮食好吃,她就把一担担农家肥料挑到地里给红薯施肥,当红薯收获的时候,她就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当我们回去带了一堆家里的特产回来的时候,她的心里是满足的。
带回来的红薯,我都会作精心的规划,从不浪费它。更多的时候是细心熬一碗香甜的紫色红薯粥,喝下一碗温暖清香的紫薯粥,感觉自己不管走到哪里,母亲的爱会一直伴随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