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断断续续把一本看完了,又从头翻了一遍捋了捋。此时已经凌晨了。外婆和外公,固然是经典的形象,而我现在最想写的是主人公的母亲——瓦尼娅。文中她的出现并不多,对她的评价,当然是"善良,美丽,勤劳……"可我再也想不出别的词了,对于她这个母亲形象,我是有些不解的。
开篇便是父亲的去世,母亲悲痛欲绝,然后在逝去的丈夫旁边的地板上翻滚着,生下了小弟弟。一切都来不及忧伤,一切忧伤都来不及。母亲悲痛欲绝,阿廖沙却在父亲葬礼上对两只青蛙感兴趣。之后外婆便带母子俩坐船返回娘家。途中有外婆出去埋阿廖沙那出生没几日便夭折的弟弟一幕。便也理解了,为何母亲的悲痛之中无法自拔与外婆的悲痛之中隐忍乐观形成了对比,为何悲痛到身边的孩子也无法照顾。
在外婆后来的叙述中可以知,母亲成长时,家境不错,又有外婆的疼爱,后来丈夫又给了他足够的温暖和爱意。而随着丈夫的去世,她这一切都没了。回娘家,也只有抑郁压抑。阿廖沙遭外公毒打,她出来阻止却无能为力。
最终,母亲丢下阿廖沙离开了,阿廖沙不知他去哪。外公外婆自然是知道的,从外公每次的话语可以知道,她的出走是让外公丢脸的。她是要蹦着幸福去的吗?她留下,阿廖沙是不是能多些温暖和幸福呢?
直到第十八章,她才再次出现。虽然消失几年,可阿廖沙心里还有那个温暖的母亲在。
这次母亲的回来,让已经懂事的阿廖沙更明白自己对母亲的依恋。尽管因为母亲在外生子且送人,让外公愤怒不已,争吵不断并迁怒于外婆。可母亲还是用心地教我背诗,虽然生活的磨难让她没有耐心且暴躁,尽管此时的阿廖沙因为叛逆和母亲相处不愉快,即使这样,这也有母亲给他的一丝少有的温暖。
可惜母亲给他的这份安宁没维持多久。外公想把她嫁给钟表工,母亲强力反抗成功。之后她和外公在家里的地位大反转。她开始穿上华丽的衣服,结交朋友,对因出天花而被关在阁楼的阿廖沙也不关心,连儿子跳窗摔伤也没察觉。这次受伤让他又关在阁楼三个月,期间只能靠耳朵来感知外面的世界,偶尔听到楼下母亲和客人们的欢愉,偶尔听到诡异和害怕的声音,只有外婆的故事让他安然入睡。三个月之后,冬去春来,阿廖沙从阁楼上爬了下来,他发现 ——母亲要再嫁了。
目送母亲走后,外婆再次酗酒,外公给了阿廖沙鼓励。而阿廖沙,经过一个夏天在花园的强力劳动和外婆的涓涓细流搬的抚慰后,开始坚强地担责了。
上帝并没有让母亲获得她所希望的幸福生活,而外公也一次又一次卖房搬家。
继父赌光家底,工作浮作,人品恶劣,行为放荡,还殴打母亲。阿廖沙拿起了刀……
母亲再婚后生下二子,大的瘦弱,小的夭折。在抑郁,痛苦和贫困中,她生病走了。知道母亲去世后,我是麻木的,继父是惊恐的,而那个全书冠以"残暴冷酷"的外公,却是"踉踉跄跄"……
母亲下葬后,阿廖沙就听外公的吩咐《去人间》了。
我思考着,当时母亲的出路就只有逃跑和再婚吗?是否可以自力更生,像外婆那样劳作,和外婆和阿廖沙在一起。她不能像外婆那样勇敢乐观吗?想想文中阿廖沙死于非命的两个舅妈,小茨冈等,社会现实中人命都如蝼蚁,妇女出路又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