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残荷听雨声”此句出自《红楼梦》中黛玉和宝玉看着大观园满池的残荷叶时的议论之语。宝玉觉得破荷叶难看,不如早早拔去;黛玉则认为留着残荷叶甚好,可以找到李义山诗中的韵味。
黛玉此句略改动了李商隐的原诗。查了资料,有作家认为“残”是曹公故意改之,不愿用“枯”,给人以衰亡之感。探寻原诗如下: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无论是“残荷”还是“枯荷”,都是秋天的荷。此时,荷叶不再如初夏那般翠绿和充满生机,也没有盛夏时节亭亭玉立的荷花点缀之美,给人以凄凉的感受。为了去探寻诗中的意境,趁着雨停的时候,我去附近的公园一赏残荷之美。
公园的那片荷
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伴着秋日的清凉和雨后的清新,我们来到了池塘边,一眼就看到了这片已入秋的荷。大部分的荷叶还不改圆圆的形状,但却换上了另一身颜色的衣裳。有的已经全部干枯变黄,呈枯叶状;有的只留荷心一点绿,周围金灿灿的,远远望去,有点像朵绽开的喇叭花;有的刚刚开始迎接秋天,碧绿的荷叶只给自己镶上了一道金边;还有的依然执着地绿着。荷叶上还残存着早上的雨水,看起来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站在荷塘前,想象着在今早的雨中,秋雨伴着秋风打在这片荷叶上,也会发出嗒嗒的声音。这声音在秋天的夜晚更是清脆,使思念友人的李商隐睡不着。伴着这样的雨声,思念就像绵绵的秋雨,滴滴答答下个没完没了。这残荷上的雨声,既像李商隐的思友之苦,又像黛玉的思亲之情,是多么有意义呀!
看着这片荷叶,我回忆起初夏时节才露出尖尖角的荷叶,顿时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再过一段时间,就是“荷尽”的时节了。可叹的是,明年夏天,这一池荷叶又是一池新绿,而人的一生却一去不复返了。与大自然的四季更替相比,它比我们的生命更长久。
荷叶还是那片荷叶,看它的时间不同,看的人心境不同,看到的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