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好?总是焦虑?自我怀疑?甚至有抑郁倾向?
自检以下10种认知误区,客观认知自我很重要。
1. 要么全部,要么没有——我想像中自己应该能一天写10页,没有任何困难,但这是不可能的,我没能做到想像中的进度,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能做。
2. 过度归纳——我写作一遇到困难,就算再小的困难,都会觉得我完全写不下去了,而且我不适合干这个。
3. 心理过滤——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片黑暗,毫无可喜之处,但其实搬家啊、孩子啊、新环境啊,都多少是让人高兴的,不过我完全看不到也感受不到。
4. 贬低成果——我完全看不见自己的长处,就算老师表扬我,我心里总是说,其实我是骗你的,你看到的不是真的我。
5. 贸然下结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所谓“读心术”,在自己心里假想别人的看法, 所以我对人充满抵触和憎恨,自己过得难受也让别人过得难受。二是“预测术”,觉得命中注定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6. 夸张或者忽略——夸张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忽略自己的能力和成果
7. 情绪化推论——我觉得自己不行,所以事实上我真的不行。其实,实际上我可以做到,因为负面情绪控制了我,所以我就真的不能作为了。
8. “应该”的暴力——我“应该”什么都知道,我“应该”比在国内的学者厉害,我“应该”写作顺利,我“应该”英文很好,我“应该”很聪明——这都不是真的。
9. 贴标签而且贴错标签——比如我就把自己贴上了“不适合学术工作”,“社交能力很差”,“没法跟人打交道”,“开车技术很差会出车祸”,“不喜欢也不擅长做家务”等等标签,从而阻止自己去做这些事情。事实是,我这些方面的确都有点问题,但还不至于完全没法干,也不至于干起来完全没有乐趣。
10. 个人化——觉得周围不好的事情都是自己造成的。比如说某个决定明明是两个人一起做的,我非要觉得都是自己的责任,并且谴责自己做得不够好,做了错误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