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十五:玉版论要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kuí duó)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曰:揆度者,度(duó)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容色见(xiàn)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xiàn)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xiàn)深者,必齐(jì)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xiàn)大深者,醪(láo)酒主治,百日已;色夭(yāo)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色见(xiàn)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chóng)阳死,重(chóng)阴死。阴阳反作,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搏脉痹躄(bì),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可数(shǔ)。论要毕矣。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揆度》、《奇恒》所指的内容各不相同,应当怎样运用呢?

        岐伯回答说:《揆度》是权衡和度量疾病的深浅的。《奇恒》是说明异常疾病的。请允许我谈谈其中最重要的道理,《五色》、《脉变》、《揆度》虽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个,就是观察色脉之间有无神气。人体神机的运转是不回折的,若回折就不能运转,人也就失去了生生之机!这个道理是极其重要的,色脉的诊察虽然浅近,而微妙之处却在于察神机。把它记录在玉版上,以便与《玉机真脏论》参合应用。

  面色的变化,表现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若病色浅的,说明病情尚轻,可用五谷汤液调治,十天可以治愈;若病色深的,说明病情较重,须用药剂治疗,二十一天可以治愈;若病色过深的,说明病情更重,必须用药酒治疗,一百天才能治愈;若面色枯槁不泽、颜面瘦削,为不治之症,到一百天就要死亡。若脉象短促而阳气虚脱的,是死证;温热病而正气极虚的,也是死证。

  病色表现在面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病色上移为逆,下移为顺;女子病色在右侧的为逆,在左侧的为顺;男子病色在左侧的为逆,在右侧的为顺。如果病色变更,变顺为逆,在男子则为重阳,是死证,在女子则为重阴,也是死证。若阴阳相反,应尽快权衡病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使阴阳趋于平衡,这就是《奇恒》、《揆度》的目的。

  脉象强劲搏指有力,肢体疼痛沉重、或痿软不能行走,这是寒热之邪侵犯人体、邪气亢盛所致。脉孤而无胃气说明化源将绝,元气耗散;脉见虚弱而又兼泄利,为阴血损伤。凡脉见孤绝为逆,脉见虚弱为顺。运用《奇恒》的方法,从手太阴肺经寸口脉来研究,出现"所不胜"的脉象叫做逆,预后多不良;出现“所胜”的脉象叫做从,预后良好。自然界八风、四时之间的相互胜复,是循环无端、终而复始的,一旦失常,就不能用常理来推断了。至此,则《揆度》、《奇恒》的要点都论述完毕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944评论 0 33
  •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
    千年等候阅读 1,628评论 0 1
  • 第37章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小木小馒头阅读 1,449评论 0 0
  • 大学时代也曾点开《情书》的电影,但稀里糊涂的,没有记住剧情,也不记得看没看完。 今晚看到一位简书作者推荐的书目,于...
    salen小伦阅读 155评论 0 0
  • 没错,我又开始寂寞了。有了你,却比以前更寂寞了,我开始抱着手机时时刻刻盯着屏幕怕错过你的一丁点消息,打了你的电话,...
    听你花开的声音阅读 25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