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爷快5岁了(豆爷会告诉你,我4岁3个季度),正好是童年早期这个阶段,所以决定先跳到这一章。
第六章 童年早期 3-6岁
儿童出生后的发展由于所处文化的差异而截然不同,在童年早期,发展的文化背景扩展到几个重要的方面:
在一些文化中,儿童通过与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参加日常工作来学习技能;而另一些文化中,则通过幼儿园或学前班来进行学习。
他们的游戏材料也来源于不同的文化环境。
他们也逐渐意识所处文化对男/女存在不同的性别期望。
形成文化价值和道德秩序的意识。
由于不同的行为,要不形成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观,要不就明白由于彼此的支持和责任,要始终与他人联系在一起。
这一章要详细讨论上面的内容,首先要考察身体和动作方面的发展。
第一节 童年早期的生理发展
学步期到童年早期,发育速度继续下降,大脑的许多部分都取得了关键性的快速进步。
身体发育
3-6岁,典型美国儿童,每年长5-7厘米,体重增加2-3公斤。
大多数体重增长多于身高增长,但长的是肌肉,所以没了婴儿肥,身体比例接近成年人。
脑发育与婴儿期健忘症
脑的大小继续逐渐增大,3岁脑重是成人的70%,6岁是90%(体重只是成人的30%),这个时期大脑发育速度快于其他部分。
童年早期,额叶的发育速度比大脑皮层的其他区域都要快速。在整个学前阶段,额叶的发育推动了情绪调节、预见和有计划的行为的进步。
3-15岁,大脑皮层的发育不是缓慢、逐步进行的,而是以不同脑区迸发式发展进行的,紧随其后的是活跃的突触修剪阶段。
童年早期,神经元数量继续下降,脑重量的增加是神经元之间树突联结的增加和髓鞘化引起的,其中四个脑区的髓鞘化特别明显:
胼胝体 corpus callosum 连接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纽带,协调两个大脑半球的活动,因此髓鞘化提高了整个大脑皮层的功能运行速度。
小脑 cerebellum 位于大脑底部的一个组织结构,负责平衡和运动,髓鞘化促进了小脑和大脑皮层之间的联结,使儿童在跳跃、奔跑、攀爬、掷球方面的能力增强。
网状结构 reticular formation 脑中与注意有关的部分,它的髓鞘化5岁已经完成,这可以解释童年早期儿童注意广度的增加。例如4-5岁,读故事坐10-15分钟很容易。
海马 hippocampus 负责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髓鞘化也在5岁时完成,可以解释此前自传式记忆(有关个人事件和经历)受限的现象。但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大部分成人能记得一些5岁前发生的事情。
其他研究发现,许多儿童和成人早在2岁时就有了关于事件和经历的自传式记忆,但更早的记忆就微乎其微了。
这种2岁之前记不住事情的现象叫婴儿期健忘 infantile amnesia,有两种理论解释这个现象:
自我意识在2岁左右才变得稳定,才开始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决定哪些发生在“我”身上的个人事件应该被作为记忆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
语言的发展促进了记忆的编码,因为语言使我们能够对自己进行事件和经历的叙述,所以,大部分自传式记忆都是在2岁左右,语言加速发展之后被编码的。
而英国和美国成人比中国人能够记得更多5岁之前的事情,平均提早6个月,因为英美文化更多个人主义,促使个体更加关注个体经验,于是出现了更多、更早的自传式记忆。(我咋觉得有点扯呢)
童年早期的健康与安全
儿童食欲问题,如果不是长时间并伴随疾病症状就不需要担心。
儿童会逐渐喜欢所处环境的成人喜欢并提供给他们的食物,比如印度儿童喜欢咖喱。
但不要引导孩子将健康食物视为磨难或考验,不健康食物视为奖赏,比如“如果你吃蔬菜,那就可以吃冰淇淋”。
在发达国家儿童经常食用不健康食物,许多都出现特定的营养缺失,比如缺钙。
而营养不良的发展中国家,最典型的是缺铁和蛋白质。
运动发展
这个阶段运动机能有很大的发展,运动非常频繁,他们喜欢并乐于拓展新技能。
大肌肉和精细运动
连续跳很多步,单脚跳;立定跳的更远并且进行跑跳;双脚交替上下楼梯;扔球更远、更准,并且能更好地接住球;奔跑速度、突然停下来或转换方向能力增强。
更快、更精确捡起小物体;可以画一些可以被别人识别的东西,到6岁画一些形状,字母;穿衣服,使用剪刀,用刀切软的食物。
利手
大多少左利手都在认知发展的正常范围内,既没有不同寻常的问题,也没有不同寻常的天赋。
而广泛流传的反对左利手文化偏见仍是个谜。
第二节 童年早期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
在童年早期,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取得了许多明显的进步。一些理论解释了这些发展,包括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考察儿童如何推断他人想法的“心理(心智)理论”,以及强调年幼儿童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方式的文化学习理论。
这些理论相辅相成,构成了对童年早期认知发展的综合性理解。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 前运算阶段 preoperational stage
2-7岁儿童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他们能够抽象表征世界,例如,语言的使用,但是在心理运算能力方面仍然十分有限。
童年早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因为这个时期思维变得具有表征性或具体形象性 representational。人生的前两年是感知运动阶段,思维主要发生在感知运动活动当中,比如,用手够东西。
渐渐地,第二年的下半年,儿童开始将他们的感知运动活动的图像内化,标志着表象思维或具体形象思维 representational thought 的开始。
童年早期,也是语言快速发展期。一旦能用语言表征世界,我们就从瞬间的感觉运动经验中解脱出来。借助语言我们能表征现在、过去、将来,眼前的、经历过的、未来的世界,甚至不存在的世界。
前运算阶段,儿童还不能进行心理运算 mental operation,即遵循特定逻辑规则的认知操作。
他们不能理解守恒 conservation,就是著名的把相同多水倒入高细杯子和粗矮杯子的实验。
儿童不能理解两个杯子水量相同,是因为两种认知不足:
1/ 中心化 centration,幼儿思维会集中在某个认知问题的显眼方面,并排除其他重要的方面。
2/ 缺乏可逆性 reversibility,即反向进行心理操作的能力。
另一个认知局限是自我中心 egocentrism,即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加以区分,著名的三山实验就是说这个的。
泛灵论 animism 就反映了他们自我中心主义,因为他们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赋予了无生命的问题。
儿童和毛绒玩具游戏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当毛绒玩具是真的动物,而且非常严肃地对待玩具和游戏。
缺乏分类 classifications 能力,他们难以理解物体可以同时属于不止一种类别或群组。
他们回答不了“黄花多,还是花多”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理解不了黄花既属于“黄花”这个类别,也属于“花”这个类别。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受到挑战在于: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更多应为连续性,而较少阶段性。
较多实验表明,2-7岁认知能力要超出皮亚杰认为的那样,比如三山实验,如果用熟悉物体,儿童会做出较少的自我中心反应。而且,即使学步儿也可以表现出站在对方立场上,非自我中心主义的能力。
理解思维:心理理论的发展
心理理论 theory of mind(就是很多书里的心智理论)是最近几年流行的研究领域,主要指个体理解自己或他人思维过程的能力。
即使对成人,理解他人思维也是一种挑战,但心智理论的开端似乎很早,婴儿期就出现了(这在社会性那本书里详细说了,参考Social 那篇读书笔记吧)。
婴儿,通过共同注意和前语言发声,表示他们已经理解了他人的心理状态,比如他人的意图。
2岁,儿童开始使用更多的语言,并逐渐意识到其他人拥有与自己相反的思想和情感。并开始使用词语来指代心理过程,例如想、记得、假装。
3岁,儿童知道自己和其他人都可能会想象一些并不存在于眼前的事情。他们会对想象的事情做出反应,就像真实发生的那样,并认识到其他人也可能会这样做;这是多年后假装游戏的基础。
3岁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可能拥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但他们很难采纳他人的观点;3-6岁观点采择(观点采择是心理专业名词,指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能力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经典实验是错误信念任务(具体实验过程自行百度吧),4岁错误比例高,5岁答对比例要更高。
文化学习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将认知发展视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的过程。儿童的学习不仅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且是通过指导性参与的社会过程来进行的。
比如:帮助父母列购物清单,学习的技能:阅读、将清单作为组织计划的工具、计算钱。
儿童还会被鼓励发起并主导对话(比如,幼儿园吃什么),从而为他们在童年中期将要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所需要的问答能力奠定基础。
童年早期的教育
7岁开始正规教育,之前都是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 认知 更好的言语技能、更强的记忆和听力理解能力
2/ 社会性 上幼儿园的孩子更加独立、更有社交自信
衡量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特征:
1/ 教师的教育和培训
2/ 班级规模和师生比例 每班不超20个孩子,3岁一个教师负责5-10名幼儿,4岁是7-10名幼儿
3/ 适龄的玩具和活动
4/ 师生的交互作用 向孩子提问、提供建议,必要时给予帮助
注意,优质学前教育不包括密集的学业指导,应该基于适合发展的教育实践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educational practice,学习应该包括通过相对无结构的动手操作进行的探索和发现。例如通过玩水玩沙来认识物理世界,通过唱歌童谣学习新词。
蒙氏,为儿童提供了一种鼓励自我主导的主动学习的环境,从而促进了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
不同国家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很大差异:
社会性方面,在大多数国家都达成了共识;认知和学业收益存在差异。
中国和美国,基本的学业技能是首要目标之一。
日本和多数欧洲国家,学业技能不受重视,学习社交技能被认为很重要,比如作为某个群体的一员如何发挥作用。
日本在这方面尤其感兴趣,60%日本人认为“让孩子获得作为群体成员的经验”是去幼儿园的原因。
日本幼儿园从不教阅读、数字,相反却很重视集体游戏,儿童从中习得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穿统一校服、用相同用具,儿童通过这些文化实践活动也学习了日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学前教育下的认知干预
高瞻计划其实是美国的一项早期干预计划,前期都是面对低收入家庭、有潜在学业风险的幼儿。目标是给他们额外的认知刺激,使他们在进入学校之后能够表现更好。
与没加入项目儿童比较,智商学业都迅猛增长。但这类项目都出现了相同的模式,进入小学二三年级,智商学业就会消退。
语言发展
3岁已经非常擅长使用语言了,3-6岁,词汇、语法、书面语发展迅速。
词汇和语法的进步
3岁儿童平均词汇量大约是1000个单词,6岁就是2500个(这应该是英语国家的统计,但也很有参考意义)。
童年早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 sensitive period,通过快速映射 fast mapping 的过程来增加新词。幼儿在学新词的同时,开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词汇种类的心理地图。当他们第一次听到一个单词的时候,马上会根据它在句子中的使用及已知词汇之间的联系,将其与某种类别联系起来,以此帮助辨别它的意义。
儿童最初快速映射的词语种类部分取决于语言:东方语言,最初习得的动词多于名词;英语和其他西语,快速映射名词早于动词;形容词的增加在所有语种里都慢的多。
不需要正规训练,幼儿在日常互动中就能简单通过倾听和使用语言,掌握他们的语法规则,并极少犯错。4岁时,陈述中90%的语法都是正确的。
儿童为学习语法做好了准备,意味着他们拥有了语言习得装置,即一种快速掌握语法规则的先天能力。
语用学:语言的社会文化规则
语用学 pragmatics 即语言的社会文化情境,指导我们在特定情境中知道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
语用学的使用不仅表征了社会理解,还表征了文化知识。成人能够直观地理解幼儿缺乏对语用学的感知,认为是童言无忌。到了童年中期,大多数儿童都能了解何时说话更符合文化要求。
第三节 童年早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情绪调节与性别社会化
在经历学步期剧烈的情绪波动之后,儿童在童年早期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共情和对道德体系更多的理解。同时儿童获得了对性别角色的更充分理解,了解了所处文化的角色期望,并开始将这些性别角色加诸在其他人和自己身上。
情绪调节
童年早期是情绪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时期,主要表现在情绪理解和情绪自我调节两个方面。
情绪理解:逐渐能理解他人情绪表达的起因(开心是因为有礼物),能理解特定情绪状态是后续行为的基础(生气会打人)。
情绪自我调节 emotional self-regulation 被认为是童年早期主要的发展任务之一。对发展社会关系至关重要,因为维持和谐的社会关系常常需要我们抑制瞬间的冲动(排队等)。
2-6岁极端的情绪表达会减少,一是,额叶皮质的发育促进了这一过程;二是,儿童学会了调节情绪的策略,比如离开环境、自言自语、转移注意力、向依恋对象寻求安慰。这些策略被称为努力控制 effortful control 的一部分。
父母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努力控制,沮丧时提供情绪或身体安慰,提供管理情绪的可行策略,以身作则提供榜样示范。
情绪自我调节成就方面的差异,取决于他们的气质及其他人给予的社会化影响。
控制不足 undercontrol 容易出现外部问题 externalizing problems 的危险(攻击他人),过度控制 overcontrol 容易出现内部问题(焦虑或抑郁)。
成功的情绪调节意味着努力控制达到位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某种水平,可以参考埃里克森提出的“主动与内疚”。
道德发展
学步期社会道德情感第一次出现,由文化标准塑造而成,例如,内疚、羞愧、尴尬、骄傲。
童年早期对道德发展特别重要的一种社会道德情感就是共情。虽然婴儿都会表现出来共情,但共情能力在童年早期才得到深入发展。
儿童更加善于观点采择,能够理解他人想法和感受,进而增强他们的共情能力,亲社会行为也相应增多。
5岁时,儿童基本掌握所处文化的道德标准,而且今后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那他们是怎样学习道德规范的呢?
1/ 被直接明确地教授,比如宗教教义
2/ 通过故事讲授,比如童话故事
3/ 通过习俗体系来学习道德,习俗体系的本质是说,一种文化中的每一个风俗习惯都不仅仅是风俗习惯活动本身,还潜藏着文化信仰、道德信念。
儿童观察到其他人的行为(攻击行为或友好行为,自私行为或慷慨行为),喜欢模仿那些得到奖励的行为,更倾向于模仿那些受欢迎的、受尊重的人的行为,或权威的行为。
而且通过观察奖励和惩罚情境(行为及其结果),儿童就获得了所处文化的道德行为准则。
4/ 表现出道德推理的基本知识
3-4岁,能够在考虑公平正义的前提下进行道德判断;4岁能理解讲真话和说谎的区别,知道即使谎话不被戳穿也是错误的。
但这个年龄儿童的道德推理趋于刻板,他们不会考虑环境因素;而且道德判断更多基于害怕惩罚。
幼儿教养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教授道德规范!
性别发展
所有文化中,性别都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组织原则,而人类需要文化来告诉男性/女性应当如何行为。
性别同一性
2岁就获得了性别同一性 gender identity,也就是说他们知道自己是男是女。
3-4岁会把许多事物和男女性别联系起来,但对男/女的认识是僵化的、刻板的。
6-7岁才会获得性别恒常性 gender constancy,理解男女的生物属性不会改变。在此之前,会固执维持性别角色 gender role,认为衣服发型变了会导致性别变化。
性别社会化
父母对性别社会化的影响贯穿整个童年,给与性别适应的玩具、衣服,对性别匹配的行为表扬,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男女任何区别…
在童年早期及之后,父亲对性别社会化尤为重要,父亲比母亲更加坚持遵从性别角色。男性对于违反性别角色的恐惧更加强烈,也许贯穿一生。
同伴也是性别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来源,那些喜欢哭、喜欢和女孩玩的男孩可能会被其他男孩排斥。
性别图式与自我社会化
图式 scheme 是皮亚杰用来描述信息组织和加工的认知结构的一个术语。性别图式就是一个用来组织和加工信息的、以性别为基础的认知结构。
儿童会从童年早期用性别图式来理解和解释周围的世界,到童年早期结束,他们在社会化的基础上已经学会将大量的活动、事物和人格特征归结为“男性的”或“女性的”;不仅包括生理特征,无论教什么都会被加工成与性别有关。
例如,月亮是女性的,太阳是男性的。
性别图式会影响我们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和期望。童年早期儿童易于认为他们自己的喜好与同性别的所有人都是一致的,易于记住那些反映他们性别图式的内容,并且一生都倾向于留意符合自己性别图式的信息,忽视和遗漏与性别图式不相符的信息。
儿童一旦拥有了性别图式,他们就会努力保持行为与图式一致,这个过程叫自我社会化 self-socialization。男孩会坚持做那些他们认为男孩应该做的事情、避免那些女孩做的事情。
父母教养
教养方式 parenting styles 指父母对他们的孩子采取的行为活动及相应的观念。
两个维度来描述这个概念:要求性和反应性(控制和关心)
要求性 demandingness 指父母设定行为准则和期望,并要求孩子遵守它们的程度。
反应性 responsiveness 指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及对孩子表达爱、关心和关注的程度。
戴安娜 . 鲍姆林德 Diana Baumrind 提出的四种不同教养方式(白人中产阶级家庭):
权威型 authoritative parents
高要求,高反应。他们为孩子设定明确准则和期望,明确不遵守的后果,并且必要时让后果切实发生。他们会解释准则和期望设定的原因,并愿意就纪律问题进行讨论,有时会磋商和妥协。他们会对孩子表达爱和关心,会对孩子的需要和愿望予以回应。
专制型 authoritarian parents
高要求,低反应。要求孩子服从,并毫不妥协地惩罚违背行为;讨价还价不被接受,命令孩子绝对服从,不允许有争论和异议。他们很少对孩子表现出爱和关心,只要求,很少表现出感情依恋,甚至可能表现出敌对。
放任型 permissive parents
低要求,高反应。对孩子几乎没有明确期望,很少管教他们。他们认为孩子需要无条件的爱,而管教、控制对儿童发展创造力、表达自己愿望是一种伤害。他们给孩子爱和温暖,给孩子大量自由去做他们乐意做的事情。
忽视型 disengaged parents
低要求,对反应。他们目标是尽量减少投入抚养孩子的时间、情感。他们对孩子没什么要求,很少费心去纠正孩子行为,或对孩子可以做什么划定清晰的边界。他们很少对孩子表达爱和关心,对孩子似乎没什么感情依恋。
权威型教养方式导致最有利的结果:孩子独立、自信,更多创造力和社交技能,能与同伴、成人和谐相处。
权威型父母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不依靠父母角色的权威来确保儿童遵从他们的命令和指示,他们会解释原因,并参与讨论孩子的行动纲领;帮助孩子养成积极乐观、自我调节的性格特征,进而对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但实际养育过程不是上面的简单因果模式,儿童与父母之间有交互作用 reciprocal effects。儿童会把自己的个性和愿望带到亲子关系中,孩子可能激发父母的特定行为;比如一个富有攻击性的孩子会造就专制的父母。
父母的实际行为会受观念的影响,也会受到孩子的回应的影响,父母的爱被否定,制定的规则被拒绝,就不容易成为权威型父母。
其他文化中的教养方式
亚洲文化里的孝顺 filial piety。
拉美文化强调尊敬服从长辈,尤其是父亲;强调家庭主义,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亲密以及相互的责任。
不同文化对关爱和控制的表现形式不同,不同文化内部,教养方式的不同取决于父母的个性、对孩子的预期目标以及孩子的回应。
管教与惩罚
童年早期,儿童开始因为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或违反、蔑视权威而受到管教;他们被认为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行为理解能力,并能够对行为后果负责。
管教的文化差异
所有文化都要求儿童学习并遵守文化规则和期望,并对错误行为都有些管教方法。
西方文化中,童年早期的管教方法倾向于强调解释错误行为的结果和管教原因的权威型方式。西方父母倾向于对服从和听话的行为给予赞扬,对错误行为的管教包括取消特权和暂停 time out,即儿童被要求在一个指定地点静坐一小段时间,通常是几分钟;这对行为问题的幼儿是有效的。
除了暂停,另外还有:
1/ 解释管教的原因
2/ 保持管教的一致性,从而使儿童能预测行为的后果,进而避免错误行为
3/ 在错误行为出现时及时进行管教,而不是之后管教,使两件事之间形成明确的联结。
家长可以在幼儿忽视或违反要求时,数1、2、3以示警告,如果到3仍不遵守,就应当“暂停”。
4/ 日本是羞愧和爱的收回是核心,儿童因此感到羞愧,因此不再违抗。
但在西方,运用羞愧和爱的收回的教养行为被称为心理控制 psychological control,与焦虑、退缩、攻击行为、同伴交往问题有相关性。
这也许是教养实践与文化信仰之间的冲突造成的,而不是教养行为本身造成的。
体罚及后果
体罚究竟是造成伤害,还是会教会儿童尊重并服从成人的一种指导方式?
答案是,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巨大的差异。
美国白人显示,童年早期的体罚预测了青少年期的攻击和反社会行为;而对于美国黑人儿童来说,则普遍导致有利的结果。
这可能因为,白人群体体罚通常不被允许,会与愤怒相结合。而黑人或其他传统文化,体罚普遍存在,通常程度很轻,是冷静且严厉的,是严肃教养方式的一部分。体罚还经常与父母的关爱相联结,所以儿童明白父母的行为不是教养行为失控,而是要教导他们明辨是非,及遵从父母的重要性的一种行为。
文化背景使体罚的意义及后果不同!
侮辱与忽视
不同文化管教和体罚存在广泛差异,但儿童不应该受到身体伤害,而且父母有义务满足儿童身体及情感需要。
儿童不断扩展的社交世界
社交阶段
米德的儿童社交阶段分类把5-6岁称为庭院儿童 yard child,他们可以超出家庭区域进行冒险,进入院子活动,即一个父母在附近,但并不总在那里的社交世界。
大部分文化认为,儿童6岁才能进行良好的推理,这限制了他们离开家的距离和不受监管的时间。
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的自尊、社交成熟度和智力都相对较高,或许因为他们与成人有更多的互动;与同伴间的社会关系不太成功。但在中国独生子女没有在社交技能和同伴接纳方面表现出不足,反而是较好的认知发展、较高的情感安全性和较高的亲和度。
同伴和朋友
朋友是那些与你形成了重要的相互关系的人,而同伴 peers 指在身份方面与你有某些共同点的人。
童年早期他们把朋友看作自己喜好并也喜欢自己的人,一个和自己游戏,可以分享玩具的人。
到5-6岁他们还会明白友谊的特点是相互信任和支持,朋友是可以依靠一段时间的人。
而在童年早期的整个阶段,同伴关系都趋于性别分化,男孩和男孩玩,女孩和女孩玩。
游戏
学步期和童年早期,游戏类型包括单独游戏、平行游戏、简单社交游戏、合作假装游戏。后两种会随年龄增长增加,变得复杂。
害羞
在西方,害羞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社交无能等消极特征相关联。
害羞的儿童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旁观行为或无所事事上。但在西方(加拿大),害羞儿童试图与同伴互动时,同伴常做出消极反应“不要”。但在中国,同伴会给予更加积极的回应,邀请他一起玩。
攻击
童年早期是攻击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儿童越来越多进入同伴世界,会遇到更多的资源竞争,这种竞争有时会引发冲突和攻击。
分为:工具性攻击 instrumental aggression 指儿童想要某种事物(玩具、食物、关注)时使用攻击行为或言语来达到目的。
儿童也可能会表现出愤怒的迹象,并试图给他人制造痛苦和伤害,这种被称为敌意性攻击 hostile aggression。
这两种攻击都有两种表现形式: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
关系性攻击 relational aggression 或社会性攻击 social aggression 指通过社会排斥或恶毒流言去毁坏他人在同伴中的名誉。
平均模式中,身体攻击在24-42月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但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
虽然和平均模式相较,个体存在很大的变异,但身体攻击的个体差异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也就是说,童年早期表现出身体攻击性,后来的人生阶段也会表现更多攻击性。这就需要父母特别耐心、敏感并更多参与,帮助儿童降低攻击性。
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攻击性往往是游戏的一部分。
身体攻击减少,但言语攻击增加。因为儿童发现成人不允许身体攻击,而且儿童变得更有能力抑制自己的身体攻击行为。
关系性攻击也会变得普遍,反映了儿童不断增加的认知和社会理解,意识到关系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