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学会的东西都刻在了石头上。而长大后学会的东西却刻在了冰上。
何时开始朗读?何时停止朗读?特利里斯主张尽早开始朗读故事给孩子听。“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跟孩子说话的?就是他出生那天嘛、孩子如果已长大到能听明白你说的话时,就应该也能听明白你读给他听的东西。”研究人员认为,高声朗读是父母对孩子表达的爱语。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把朗读看出是一种安宁和安全的声音。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越早开始效果就越好。而有些父母认为,婴幼儿的理解能力低,给他们念书似乎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当婴幼儿瞪着眼睛听你念书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在悄悄地发展着。美国伊诺斯大学的研究者德多金教授对205名具有较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儿童在学龄前就已经具备了相对独立的阅读能力,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从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使他们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不管你的孩子是婴儿或是高中生,全家人一起朗读是绝对不可少的,而且每个人都要轮流朗读。有声朗读有意想不到的良效,你可以每个晚上尽量都这么做,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很容易坚持的习惯,只要选择的书是你和孩子都喜欢的。
特利里斯努力推广朗读,并不是因为他自己喜欢朗读,而是因为他曾从朗读中得益不浅。他为两个孩子朗读的书本数量,几乎有孩子吃饭的次数那么多。他说:“我小时候,爸爸常常读给我听。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也领略到我童年时有过的美好感觉。”特利里斯成长于经济大萧条的40年代,那时他家里的生活虽然和拮据,但他的爸爸却一直订阅着几份杂志和两份日报,并几乎一天不隔地为他朗读一些文章,这些为特利里斯日后的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利里斯以大量的研究数据证明,孩子听父母念书所听到的字词,能帮助他们学习新词语。他曾以洛德达尔所写的故事《巨鲨》中第一段作为例子:“两条鲨鱼趴在水里,只有头部露出水面。其中一条硕大无比,另一条则没有那么大。”假设孩子不懂“硕大无比”的意思,如果想使孩子比较容易明白,是让他从识字卡上认识这四个字,还是从故事情节里听到这句成语更易让孩子接受呢?其实,孩子如果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语,他怎么能够念得出来呢?
请坚持给孩子读故事,直到小学毕业!一点都不给孩子读故事听以及太早停止阅读,都是大错特错滴。美国把为孩子朗读描述为“孩子小学毕业之前都应保持的一种习惯”。专家表示,听故事不仅是一种情感交流,同时也增加其词汇记忆,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亲子共读”是这两年很流行的“教养守则”之一,有很多家长都知道,要跟孩子培养亲密的情感、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亲子共读”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可是,很多家长却不知道,“亲子共读”不应该、也不能够只有在“学龄前”进行。对于已经能够识字、能自行阅读、小学阶段的小朋友,家长仍然要维持“亲子共读”的习惯——因为陪伴学龄后的孩子阅读,才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关键!委员会用最成功的企业之一麦当劳来举例。这个快餐连锁企业几乎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它从未削减过它的广告预算。麦当劳每年花在广告上的费用都比前一年有所增加;平均起来,每一天的广告费用超出100万美元。麦当劳的行销人员从不会有这样的念头:“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麦当劳了,他们应该会自动上门,所以我们不必再在广告上花大钱了。”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我们就像在为阅读的乐趣做广告。但和麦当劳不同的是,我们每年都在削减广告预算,而不是增加预算。无论是在家里或学校,孩子越大,我们就越少给他们读书听。
如何使孩子集中注意力?什么时候是我们与年幼孩子联络感情的最佳时机?只要一对一即可。一对一地散步,一对一地谈话,一对一地阅读。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研究如何帮助有语言困难的孩子时发现,一对一教学对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特别有效。与孩子一对一的接触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当你要启迪孩子理解故事或其中的道理时,通常会触及他们心灵深处所希望或恐惧的事情,孩子会把他心中的秘密告诉你,当孩子与你分享心中的秘密时,你们之间就产生了一种联系。
父亲也要为孩子朗读。我们必须说服父亲最好在体育与智育方面都进行亲子活动。因为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大多是女性,因此男孩子会把阅读与女人与家庭作业画等号。不幸的是,有许多的爸爸宁可带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也不愿意带孩子上图书馆。父亲在孩子年幼时进行亲子共读,可以让孩子认为书与运动同样重要。父亲可以在晚餐后与孩子玩,并在同一个晚上花15分钟左右为孩子读书。每个人一天都有24小时,压根没有时间少这回事。对于自己重视的事情,我们一定抽得出时间。孩子的阅读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如果在学龄前没有投入这些朗读时间,那么入学时,孩子必须独自接受挑战。现在,选择一本合适的书,给孩子几分钟时间定下心来,调整好姿势,准备好心情,来聆听故事。这样坚持下去,不用太长时间,就会看到孩子新奇的变化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