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小贝
己亥年丁卯月,冬日萧瑟刚去,腊梅正值盛期,于初春之日初览胜地,心中甚喜。
陶然亭,燕门名胜,其名源于白居易之“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赫然于中华四大名亭之列。曾有文人雅士,登高赏秋,冬日踏雪,春日出游,来往于此,谈诗论道,饮酒赏花,为陶然之乐事。
慈悲庵先有,陶然亭后存。其址位于古金中都东郊,溪流纵横,花草葱郁,陂陇高下,蒲渚参差,慈悲清幽,不染尘埃。有窑石监督江藻,建亭于此,常邀文人墨客,好友同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于陶然亭内宴饮赋诗,赏景远眺,为红尘俗世中之清净世界也。亭外三面临湖,迎风揽翠,轻舟荡漾,白莲轻摇。楼阁参差,亭台掩映,饮酒一杯,其情陶然,相顾笑语,怡然自得。每逢春秋,抑或消夏,天朗日清,文人雅集,座无虚席,诗兴顿起,词文雅作,如“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现阅之,依然可见其时之心旷神怡。学问高低,抑或悲叹失意,皆于此处宴饮抒怀,忧国忧民,激愤无奈。有诗云“商王挞伐岂不武,花门种类犹羊豺。沙陲尺寸祖宗地,谁敢剏议捐珠厓”。
空庭荒烟,旧事如风。后开凿东西两湖,积土成山,植树栽花,辟今日之园。慈悲古刹,清净依然,古雅清幽,可见昔颜。革命志士,活动于此,青春热血,救国图存,冰雪情意,流传至今。
初春之日,垂柳如烟,万千垂下,似幕似帘。陶然佳境,精妙斗檐。名媛荒冢,寂静苍凉,解否倒悬,任尔褒贬。爱晚亭来,苍翠之间,百荷浮水,古木相连。有楹联于爱晚亭上,曰“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有园曰“华夏名园亭”,园中之园,仿建名亭。有“醉翁亭”、“兰亭”、“鹅池碑亭”、“少陵草堂碑亭”、“沧浪亭”、“独醒亭”、“二泉亭”、“吹台”、“浸月亭”、“百坡亭”等十余座,亭景结合,相得益彰。流连园内,有感如历巴山楚水之间,或游吴越锦绣之乡。
亭之址,在乎山水。山上建亭,凌空秀立,俯瞰景致,心旷神怡。水面设亭,倒影成趣。林深建亭,半露半隐。选址若斯,平添情趣。
亭之美,在于望。临亭而望,目之所及,望山望水,其意在远,望春望秋,其意在思。望到终极,如右军所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亭之构,在乎虚。虚者,朦胧也。以虚空之构造,创空故纳万境之感。山水之间,设空亭一所,万般空虚,吸纳众景之美,集于一点,融入魂魄。
亭之心,包涵万千。虽方寸之地,然内含外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楹联墨画、花鸟石林、山水构思等,皆在乎内。
亭之记,自由洒脱,以亭为名,述亭往来,讲亭址特性,谈亭内闲言,说亭之风情,话亭周生活。思绪开阔,更重情怀。
天下之忧远忧,生活之忧近愁。陶然亭一游,仿古揽胜,初春踏青,山水之间,陶然自乐。虽有俗世烦扰,亦有情寄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