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写作文,经常会遇见命题作文。比如以“我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从小学写到初中,几乎把所有的亲戚写了一遍。
“我的父亲”,我一直留到了现在。
父爱如山,父爱无言,这是我听过最多的对父爱的描述。可能是男性与男性之间有一股排斥的磁场,我从没有与父亲有过深刻的交流。
最近父亲为我的终身大事奔波劳碌,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在陌生的事物中为我谋求安身之地。
家乡里没有那么高的楼房,也没有那么多川流不息的立交桥,也没有在地下飞驰而过的地铁。这些在年轻人眼中早已熟悉的周遭,在父亲眼里,显得那么陌生。
我看到了父亲眼中的慌张与不安,坐地铁的时候,他显得很紧张,一遍又一遍的问我地铁车厢里的线路是怎么样看的,怎么能看出是往哪里开的,怎样换乘,如果下次他自己来,是不是也这么走。
他的眼睛一直盯着指示灯,生怕坐过站,就像儿时的我看见陌生的事物会感到害怕。
那一刻,我觉得这个为我扛起半边天的男人,老了。
天气十分闷热,父亲想在楼下乘凉,我便与父亲一同坐下聊起来。
父亲告诉我,这是他人生最后一件大事了。
他像一个烛台一样,马上就快耗尽自己最后的一点光芒了。
我的手从父亲的掌间划过,那种因常年劳作而生成的老茧如同刺青一样打在了我的心里。我从来没有听父亲说起过苦难,他从来都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给我。
父亲并不善于表达,他用最朴实的方式陈述着看似波澜不惊的一生。
父亲老家是山东,家里有五个兄弟。我的爷爷走的早,家里一贫如洗。父亲回忆说,家里从来都没吃饱过,春天的时候吃新发芽的枝芽,方圆数里的树芽都被吃没了。奶奶曾经更是为了抚养他们兄妹,到其他村子讨饭,但从来不敢说自己的从哪个村子里来得,怕被别人瞧不起。
每次聊起奶奶,已过花甲之年的父亲的双眼都会翻红。父亲觉得自己没能让自己的母亲过几天好日子而感到遗憾。
后来机缘巧合,父亲跟拜师学艺,一年之后便一人远走他乡,谋求活路。
父亲一人漂泊至东北,后来和几个同是干瓦匠的老乡在白山凭手艺糊口。
一晃就是四年。
父亲会算账,带着七八个兄弟干活。后来听说吉林那边有活干,白山这边也没其他活了,父亲一行几人就来到了吉林。
我十分佩服父亲的勇气,竟没想到父亲年轻时候这么有毅力。
听父亲说,初来吉林的时候,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人生地不熟,只能住在宾馆里,每天只吃一个馒头。大家的手里的钱都快用完了,父亲万不得已,只能跟一起来的兄弟商量最坏的打算,要么留下来继续找干活的机会,要么就拿着剩下的盘缠另谋出路。
最后,一起来的兄弟,只有父亲选择留下。
父亲轻描淡写的诉说着,但我能感受到父亲那时候的不易。
可能是与东北这里有缘,父亲终于等到了机会。
父亲说他在大街四处打听,是否需要瓦匠做工。后来还真碰到一个人,那人告诉父亲有活干,父亲二话没说就跟他走了。
就这样,来到了我的家乡。
父亲一点一滴的摸索着,加之山东的倔强和实惠,算是在千里之外的东北有了自己的归宿。
再后来,父亲遇见了母亲。经媒妁之言,两人喜结连理。父亲带着母亲坐了5天的火车回到山东见了奶奶,家里实在太穷,只能给母亲两双被子,几斤大枣。父亲说母亲从来都没有嫌弃过他家里的贫穷,就是看中父亲老实勤恳才愿意和他在一起的。
他们都是勤奋而节俭的人,都坚信用劳动的双手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父亲记忆犹新的就是大姐出生的时候。
母亲快临产的时候,还在坚持工作,没有人告诉一个男人,应该如何照顾怀有身孕的妻子,结果父亲在从外面干完活回到家中,邻居告诉父亲,母亲已经生了。
我大姐就是这样来到了人世。
父亲告诉我,有了大姐之后,并不想再要孩子了。家里实在太穷了,怕生了养不活。直到我奶奶千里迢迢的从山东赶来,得知父亲没有儿子,老泪纵横央求父亲一定要生个孙子,生完二姐后,我才出现。
而今的我也要成家立业了,只有在这一刻,我才深刻的体会到了身边这个男人的不容易。
记不得是谁说过的,只有经历了,才能体谅这个世界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