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喵呜不停
野猫(wildcat) 这个词的原意是:独立生活在山地和森林野生环境中的猫。在北京城这个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有一些失宠的“家猫”,行单影孤在未分类的垃圾桶旁寻找吃食,它们 被迫这样自行解决温饱问题,该被一些人不科学的叫成“野猫”,实际上,它们是半路出家,流浪在城市丛林中求生存的前“家猫”。
流浪猫和野猫的出身有着极大的不 同,前者出身豪门,得宠于人类,享尽猫间荣华富贵。后者生于荒野,遵守着古墓派昼伏夜出的生活规律,以夜幕为背景,月色为追光,不断定格擒拿田鼠的矫健身 姿……随着城市化的建设以令家猫瞠目的速度进行发展,人类喜新厌旧的“创新精神”日新月异。家猫,最先以居民的捕鼠者角色承担着家务重任——变为人们手指 把玩皮肤亲昵的绒毛肉团,咖啡猫是这一阶层的代表。家庭宠物们时刻都担心着自己被“裁员”——像这次经济危机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员工们一样。其实,无论在这场金融风暴来临之前还是之中还是之后,人,这个自私的家伙都会因为种种原因将自己不再关爱的家猫赶到大街上去。与北上的姬十三相比,它们没有老婆,没有无敌海景,只有自由,流浪猫们在路上……
一,定居
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天气晴
我家的窗外出现了一只流浪猫。
体着灰褐色的毛(可能原来是灰黄色,经过尘世的沧桑以后,已经看不清原来的毛色),攀爬在水管道上。它的体内仍然存有着祖先优秀的基因——上树攀枝如履平地,体积庞大的水管外包石棉,就更不在话下了。我们暂且叫它小黑吧。
你看,它左顾右盼,好像在寻找什 么。流浪猫,颠着它的脚尖,流浪猫想着它的爱恋,为防止一转眼就让我看不见,我迅速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对准了它。红外线惊扰了这个自由的孤独者,它注视着 取景框中我的眼睛,信任还是怀疑?惊恐还是惊喜?攻击还是逃跑?漠然还是关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知道,它比我想象的更矛盾。
二,受孕
2008年7月27日,星期日,天气阴
一直在备课,平常就住在学校宿舍。中午11:25,终于得空回家了,进入卧室,第一眼就看到窗外的小黑。它俯卧还是那样矛盾的看着我,只是行为和眼神都少了许多恐惧。是我那像老师一样的仁慈安抚了它吗?
2008年7月28日,星期一,天气晴
下午15:00左右,我从昏昏沉沉的午睡中醒来。看窗外,两只“小黑”正在打情骂俏。没有了浴盆香波,所有原来暗色调的猫咪宝贝们独立打拼的过程中都会被“酱缸社会”染成小黑。我无法分清楚这在夹缝中享受男欢女爱的一对儿谁是雄谁是雌,只知道这户不交房租的钉子户就要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2008年7月29日,星期二,天气晴
凌晨1:14。漆黑的窗外响起了暧昧的叫猫声,本来这个闷热的夜晚就已经让我非常心烦了,听到这样的声音就更添了烦躁。索性用录音机录下了这家临时邻居的床地之欢,气势磅礴、巫山云雨……(省略细节描述400字)。
早晨9点多,折腾(或者“被折腾”)了一夜的小黑和我依次醒来,看向窗外,令我吃惊的是,一只大白猫!(我们叫它大白好吗?),正在我家和后面高楼之间搭建着“违章建筑”。我看到大白在平台上拱了几下就将身形掩藏在那违章建筑中了。不知道昨晚小黑是玩3P还是偷情来着……
2008年9月6日,星期六,天气晴
从2008年8月8日开始,奥运运动员们在鸟巢的环形跑道上进行着角逐,而我,则围绕着北京城6条环形公路进行家访。这是一段神奇的时期,交通好的一塌糊涂,公交干净畅通无阻,地铁人少列列有座。路边带红箍的志愿者们十面埋伏着,随时追上来帮我指向下一个学生家庭住址的方向。
我恰如其分的在奥运结束时结束了家访,再回家,已经是开学一周了。看不到小黑,看不到大白,就像曾经在我生命中绽放的花朵,它们在哪里呀?它们还在开吗?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不知道,那个时期的流浪猫们的踪迹,还是也得到了奥运的赠票去了鸟巢吗?
吃饭的时候,我妈告诉我,门口有一只流浪猫,白色。院子里有垃圾桶,未分类的垃圾吸引着它们,我想。我去看时,它马上就跑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上次我看到在小黑窝里忙活的那只。这只全身雪白,没有黄斑。
三,小流浪猫
2008年10月3日,星期五,天气晴
十月份就进入了北京最美丽的季节——秋天。
今天是个好日子,开学以来的第一个长假。在家中睡懒觉醒来的中午,我就发现了这样令我兴奋的景象:
两只花斑小猫(我们叫它们小花吧) 出现在窗外,小黑仰躺在阳光暖暖的墙边,眯眼关注着自己一双儿女。小花们蹒跚地走过去,找到小黑腹部的乳头吸吮起来——我才知道小黑是雌性。两个小家伙像 两团毛线团,在阳光的斑驳下灿烂着扑来跳去,憨态可掬。面对我的镜头,它们有些惧怕,但更多的是好奇。它们和我对视着,眼神中透着天真,面对它们即将面临 的世界,踌躇满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四,成长的烦恼
2008年10月25日,星期六,天气晴
又是3个 星期没有回家……那两个“小毛球”怎么样了呢?回到家我就急不可待地往窗外看,两个花里胡哨的小家伙正在那里晒太阳呢。身体长大了一些,蜷缩在阳光里的小 黑安详地关注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每天到垃圾桶去进行垃圾分类,再将能够找到的有机物吃掉,转化为奶水。我猜想,它就是这样将流浪生活坚持到底的。小猫咪们 成长的很快,我开窗以后,小黑迅速消失掉了。小猫们则比上次见我多了些警惕,少了些好奇。是不是小黑告诉了它们——要对人类敬而远之,不要随便和陌生人眉来眼去?
我看到小猫咪们疑惑着望着我,作为 它们出生以来见过的第一个人,也是唯一的人。我给它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它们后来的流浪生涯中,它们会遇到很多的人,善良的,残暴的,友善的,冷酷的…… 它们会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猫生观”,会不会在垃圾桶旁,马路边,墙头上,我们再相见。是否还能见到那第一次单纯好奇的眼神?唉……人猫若只如初见……
五,长大成猫
2008年11月15日,星期六,天气阴
挤出一个周末,再次回家。我在窗口静静的等待,没有小黑的身影,没有大白的身影……就在我将要放弃观察的时候,小花悄无声息的出现,脚步稳健漠然,匆匆走过,留下的是和所有的流浪猫一样的背影……
图/文:段玉
来源:科学松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