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记笔记?(Why)
- 人的大脑善于思考,不善于记忆。大脑是一个CPU,自带有一定容量的内存,但并不具备硬盘这样的大容量存储空间。即使经过记忆训练的人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但记忆却往往是不可靠的,记错、遗忘的可能性非常高。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就是为大脑CPU外挂一个可靠的硬盘,将有意义的信息可靠的记录下来。读取硬盘的速度不需要很快,但硬盘中的内容必须是有序组织的,能够通过一定的索引找到需要的内容。
- 为了使笔记具备有序、可索引的必备特点,在记笔记时就需要对信息进行一定的结构化组织。而这样的结构化组织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经过思考的内容能够内化到大脑的思维模式中,从而使得大脑的思维更加高效。
- 为什么要把信息记录下来?人类社会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上,个人的行为也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上。信息包括来自外界的知识(经验)和事实(事件、历史),以及来自内部的思维过程。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对信息做出的反馈。因此,信息至关重要。
- 如何记录笔记?(How)
笔记的内容分类
- 笔记的记录内容可以分为几个维度:
- 知识管理:
- 阅读(输入):阅读的文摘
- 整理(内化):记录下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如拆书笔记
- 写作(输出):对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的总结和分享
- 应用(习惯):如何将知识应用到自己的行动中,即行动计划
- 反馈(反思):在行动之后反思做的好与不好的地方,
- 修正:不好的地方如何进行改进,得到修正后的行动计划
- 时间管理:
- 过去时:已经发生的事件记录
- 时间是怎么消耗的:时间利用的流水账
- 在什么地方:地点
- 遇到了什么人:人际关系记录(人名,照片,谈话内容等)
- 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经过
- 自己内心的感受、想法、灵感
- 将来时:未来的规划和目标
- 长期计划:1年5年10年计划
- 短期计划: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
- 事件计划:对过去的事件进行思考后得出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 财务管理:
- 现金流:记录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即花掉的钱和赚到的钱
- 资产负债表: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拍一个照片,获得当前的财务情况
- 投资计划:根据当前的资产情况,分析投资的方向和行动计划
- 思维管理:
- 碎片化的胡思乱想:记录大脑中突然蹦出的想法、灵感
- 主动探索式的创造性思维:
- 自我反省,更多的是通过记录促使自己做自我反省
- 群体讨论的内容记录
4大类笔记本
- 根据上述的几个维度,将印象笔记划分为4大类笔记本:
- 思考反省类:随时记录,周期性记录,内容包括自我反思,个人的时间和财务记录
- 碎片思维:记录大脑中突然蹦出的想法、灵感
- 每日反思:
- 年度目标
- A:日期,纪念日,大事记,地点
- B:有理想才不会变咸鱼:
- 本月目标
- 本月大青蛙
- C:先吃掉那只青蛙
- 学习
- 工作
- 生活
- D:时间流水——时间都去哪了
- E:财务流水——钱都去哪了
- F:成功日记
- G:今日反思(内心的感受、想法、灵感)
- 人生反思
- 学习反思
- 工作反思
- H:人际关系
- 家庭
- 朋友
- 遇到的人(人名,照片,谈话内容等)
- I:坚持比天赋更重要
- 早起
- 阅读
- 写作
- 英语
- 锻炼
- J:健康
- 体重
- 心率
- 血压
- 每月反思:
- 目标完成情况
- 本月的成长与收获
- 下月目标
- 财务分析
- 现金流量表
- 资产负债表
- 投资计划表
- 年度总结:
- 目标完成情况
- 今年的成长与收获
- 明年目标
- 知识管理类:此类将包含多个笔记本,分别从不同的知识的类别按照知识的习得过程进行记录。比如我,认为需要学习的知识类别包括:
- 时间管理
- 知识管理
- 学习方法
- 阅读技巧
- 知识整理
- 写作技巧
- 思维方法
- 理财投资
- 市场营销
- 人际交往
- 项目管理
- 企业管理
- 演讲技巧
- 人生方向
- 孩子教育
- 心理学
- 其他:
- 人文历史
- 健身锻炼
- 医学常识
知识管理类的笔记本内容按照拆书笔记的方法进行组织方法:
- 00 知识阅读 - R:
- 每条笔记的标题为:来源 - 知识点。来源可以是书名,文章名等
- 内容中说明来源的信息,包括书名,作者等
- 内容直接摘抄原文(文摘)
- 01 知识解读 - I
- 02 知识联结 - A1
- 03 知识应用 - A2
- 04 知识分享 - 输出:用自己的语言把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行分享
- 10 文章收集:用于收集网络文章,在微信等网络
- 11 文章整理:已经完成阅读R的文章从 文章收集移到此处,添加标签
- 个人信息类:
- 人脉信息
- 家庭信息:孩子的大事记,成长记录,医疗档案
- 实用信息:证件备份,各类账号,个人简历
- 物品信息:使用说明书,使用记录
- 任务管理类:(待办事项)
- 工作任务
- 生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