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应该是对自己受到来自他人影响的力量有自己的定义。少年时心中有偶像、青年时成长有榜样、创业时心中有对标的对象。
如果说心有偶像,那是一种带着欣赏的眼光;是去看到外在的好、美,甚至是正向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可以看见、感觉到,希望像偶像一样,欣赏,有些仰慕;理智的是内心克制的。
人也是应该有榜样的,我希望像他们一样,我要向他们学习,可以不是很具象化,是可以确定自己努力去超越的目标;榜样离自己的距离不会太远,而且自己通过努力一定可以做到;更多的时候可以是督促自己去优化自己的力量。
对标呢,这就是很具体了;就是我们在做人、做事,尤其是在创业做事的时候,就一定要有特别清楚的对标对象,一家公司、一个人;比如,我要学讲书,可以对樊登老师;我要做训练营讲课,可以对标秋叶大叔;我要做企业人,可以对标稻盛和夫先生,…… 太多太多了,去学习.去模仿.去精进自己,对标就特别具体,有清晰的清单要理出来.去做到;不是要成为和对标对象一模一样的,而是在我们成长的初期,有清晰的目标感,有具体要做到的内容;反过来就会要求自己去找答案,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标,更理性的适合一个有想法改变自己的人、有梦想的人、终生成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