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是什么?我认为认知就是命运。
《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人是朝着他的命运轨迹往前走的,这种冥冥之中的牵引力是由认知决定的。1.顽强的生命力
越回味就愈发觉得《一句顶一万句》的智慧和涵盖内容之丰富,它和《平凡的世界》、《活着》不一样,虽然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但杨百顺更像一根野草一样,他没有像孙玉厚这样的父亲,没有福贵的家产和贤惠的家珍,他是个一无所有的人,没有托举也没有帮扶,甚至没有爱与被爱。
《一句顶一万句》里有一点特别让我欣慰,就是里面的人物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会想到自己去死,人愤怒到极点就是想杀人,而不是自杀,然后走着走着就走上了另一条路,这就传递了一个很好的精神状态。
其实人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的,正如小草一样顽强,也说明人本身是具有自救的能力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和困境,这也就形成了人生百态,无所谓对与错,都是一个个努力生活的鲜活的人啊!
2.普通人的绝处逢生
杨百顺、巧玲和牛爱国的人生样本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样子,我们在人生不同阶段都会遇到他们不同的问题和处境,不同认知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和采取的措施都不一样。
杨百顺不是在被爱的家庭里长大的,他痛恨老杨,老杨因他传老马话的那一巴掌、被迫打着摆子去找羊、给杨百利上私塾而不给他上,特别是老杨的阴阳怪气,杨百顺恨透了老杨,终其一生都是在逃离老杨,逃离原生家庭,带着一颗想杀人的心。
老杨坏吗?我觉得坏。老杨爱孩子吗?通篇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爱,但你能说他不爱吗?只能说他不会,他走不出自己的认知。尽管他知道老马对他的不屑,但他离不开老马,于是趋炎附势,明知人家爱搭不理但忍不住。所以他在家里就猴子称霸王了,什么都是他说了算,也许是想找回他的面子和尊严吧!
年老瘫痪后的老杨,与儿子杨百业的相处模式又回到了当年与老马的相处模式,甚至更卑微,由此可见,老杨一辈子都没走出自己的认知。正是应证了老汪他爹临死前的那句话——这是从根上就错了啊!
我们很多人的痛苦都来源于有个缺乏爱与关心的原生家庭,我们也都在逃离,逃离故乡,逃离没法改变而又周而复始的气场,逃离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控制与逼迫。
一旦想要逃离,那么人生的路就得自己去走。杨百顺就这样走上了孤独的旅程,老裴是他的救命恩人,是他的光,他也在传递光,救了来喜。由此,杨百顺在心底里把老裴当成了他的朋友。
但到底是老裴救了杨百顺,还是杨百顺救了老裴,后来是杨百顺救了来喜,还是来喜救了杨百顺,估计他们自己都想不明白,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这就是冥冥之中的事,命运有如一股神奇的力量牵引着人往前走。
人性中有自私有邪恶,当然也有善。先对别人生恨,只会被恨所困;先对别人有善,才会被拯救。由此,我相信,人性本是善良的!
3.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命运是什么?我想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就是我们的认知,就是你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后自我形成的人生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甚至是不经意的一瞥,都会触发你心底的一些东西,让你不由自主做出的飘忽不定的决定,可能里面还掺杂着一些忽明忽暗的情绪,有赌气有伤痛有自卑有不甘......你被这一切看不清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牵引着,也许这就是命运,无所谓好坏,但人人都会因自己的人生而与众不同。
曾经读三毛,她说性格决定命运,但人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我坚信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于是我自我摸索和尝试,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主要是提高了自己的认知。
杨百顺这一生要感谢四个人——老裴、老詹、老冯和老史,老裴打消了他杀人的念头,老詹让他在未来的人生中常常想起他,老冯误打误撞用了他扮社火的阎罗,老史因爱唱戏和韬光养晦而赏识了他。
我们都会遇到生命中的贵人,从而影响自己,贵人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你的某种表现或是处境触动了他,又是冥冥之中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这也是命运。
4.迎接新鲜事物
我也是如杨百顺一样像野草一样生长的人,一路跌跌撞撞走来,有自卑有不自信,有虚荣也有挫败。
我自认为我有一颗求知上进的心,常常会观察身边人的生活和处事方式,向优秀的人看齐,也会给予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再通过读书、徒步、观影,以及与人沟通,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一点一点修正自己。
我还有一颗对世界保持好奇的心,我喜欢大自然,喜欢新鲜事物,我珍惜与同频之人的思想碰撞,正是这些我生命中的新鲜事物每天都在影响着我,让我更坚定更从容,更少被周围的声音所影响,我能在迷雾中坚定选择我想做的事。我张开怀抱拥抱每一次新鲜血液的注入。
在一层不变的生活之外,也许我们可以多关注一些新鲜事物,不要拒绝和排斥,认真对待你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先有善意,才会被真诚对待。我们不要像《百年孤独》里的老何塞,把自己困在了老槐树下,就像拉磨的驴,也不要像杨百顺和牛爱国一样,永远在找人,以找人来消解自己的痛苦,也许会有比找人更好的方法可以让自己走出来。
我们成立读书会之前,我的阅读属于泛读,虽然书中的很多观点会触动我,但我也仅仅是对具体的触动点有比较强烈的感受,或者说是有同感有共鸣,能够勾起我类似的回忆和感触。
成立读书会之后,我们会共读,会交流,会探讨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情节,相较之前,我会深入思考,会从局部往系统思考,会从长远看一个人,同步总结自己的来时路,剖析自己的心理。这也是我提升认知的一个方面。
我一直看好庞众望,他在一次采访中笑着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人生中既定的轨迹和曲线,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我并没有去抗争命运,而是很顺其自然地去做一些事情,遇到了困难,就应该去解决困难。至少就目前来讲,我对自己是一个很满足的状态。
命运是每个人摆脱不了的东西,与其被牵制或是被困住,不如跳出来,多给自己一些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多向优秀且有毅力的人学习,主动提升自己的认知,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就像庞众望一样,遇到了困难,就应该去解决问题。也许我们也可以回过头来说,看来自己选择的路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