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着重要意义,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发展经济是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二是满足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了解人民群众需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三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和强大动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社会稳定就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就有良好的外部条件。
民生主要指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社会事业。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标准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和健康中国建设等多个方面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持续推进民生保障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放在一起集中论述、系统部署,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强大支撑。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社保费缓缴、稳岗返还、留工培训补助、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世纪疫情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部署,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近三年来,我国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进一步的优化措施“新十条”,拥有了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医疗救治、病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能力持续提升,疫苗研发和接种取得积极进展,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五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一系列改革举措将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