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囤货现象

时至今日,很多曾参与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后那场“抢盐风波”的人,都会有点不好意思。有一位同事回忆说,当时他妈妈抢购的食盐吃了3年都没吃完,最后怕变质只能扔了。实际上,中国盐产能每年达8000多万吨,而年销量仅为产能的十分之一,根本不可能短缺。但当时满天飞的谣言引得很多人非理性跟风抢购,制造了很多闹剧。

  其实,以我们当前的国力,很多物资供给是过剩的。特别是米、油、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可能全国人民敞开吃也吃不完。但是,如果大量民众因为恐慌而开始抢购、囤货,就可能像银行挤兑一样,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区域性、暂时性的短缺,让一些急需的人买不到。

  尤其是抢购囤积口罩的行为,更不值得提倡。诚然,口罩能在现阶段给很多人提供安全感,但有些人囤积几十个、上百个口罩在家,属于紧张过度。抢购囤积会制造一个恶性循环——大家都忙着往家里囤货,市面上能买到的物资就会少,越少就越恐慌,越恐慌就会引得越多人囤货。

  现阶段,最需要口罩等防疫物资的,恰恰是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如果大家大量抢购,缺少口罩的他们感染的风险就更大,更不利于抗疫大局。工信部部长4天前就透露当时的口罩产能已达“每天超过800万只”,而随着相关企业复产复工,我国口罩最大产能将达到每天2000多万只。

  如果家里已经有一些口罩,那就别再抢购了吧。少囤一点,更多目前急需的人马上就有口罩可戴。减少一个潜在的被感染者,对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全社会都是好事。

  当前,一些地方出现的部分物资短缺,固然与疫情突然而至和交通管制有关,但另一重要原因恐怕是春节期间生产“停摆”和物流“瘦身”。随着党中央强有力的最新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各家企业停止休假复工复产,相信各类物资供应会加速跟上。但这需要给点时间。

  所以,在短缺问题未得到彻底缓解的这段“较难”时间里,需要我们同舟共济。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响亮地说一句——

  不恐慌不囤货,从我做起!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这个“责”,既包括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与病毒病魔短兵相接、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抓紧研究病毒和研发疫苗,也包括企业员工加班加点生产物资、政府部门守土有责保障有力,还应体现为普通民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恐慌、不跟风、不囤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简书号:津言 清晨,阳光透过纱窗照射进来,依旧灿烂。这是今年春日里用手即可触及的温暖的力量,这些温暖与光也间接消除...
    津言阅读 485评论 0 1
  • 当全世界面对新冠,每一个国家的政府举措和民众反应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弱点。 眼下意大利的疫情最严重,可前几天新闻里还有...
    江岚_美国阅读 1,612评论 12 19
  • ![Flask](data:image/png;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W...
    极客学院Wiki阅读 7,369评论 0 3
  • 不知不觉易趣客已经在路上走了快一年了,感觉也该让更多朋友认识知道易趣客,所以就谢了这篇简介,已做创业记事。 易趣客...
    Physher阅读 3,449评论 1 2
  • 双胎妊娠有家族遗传倾向,随母系遗传。有研究表明,如果孕妇本人是双胎之一,她生双胎的机率为1/58;若孕妇的父亲或母...
    邺水芙蓉hibiscus阅读 3,72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