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完关于《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影评,就不打算去电影看这部电影。当然,影评更多的是褒奖,可能说的太过无聊。下午,一个不能拒绝的朋友突然约我去看这部电影。现在来说,幸好去看了,要比想象中好很多。程耳野心昭然天下。
故事重奏、复调的叙事方式,可能会让人感觉混乱,不过我喜欢。电影艺术的可能性能发挥为什么不呢!如果了解过弗吉尼亚伍尔夫或者昆德拉的作品,对此就不会陌生。从故事本身来看,其实它很难归类。大背景于中国来说是抗战前夕一直到抗战胜利,放置于世界则正是二战前后,一直到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获得胜利。然而故事是由上海黑帮大大小小的人物构成,暗潮涌动,为活路不择手段。所以,你既不能把它归为战争片也不能视为黑帮片。这也许是优点,同时也会产生缺陷,缺乏道义和性情,再往大了说就是缺乏爱,请参考《教父》、《美国往事》。
演员阵容不错。来说说葛大爷和浅桑。葛优饰演的陆先生儒雅有余霸气不足。浅野忠信所饰演的角色反而更立体,复杂(客观的讲)。浅野忠信看似是地道的上海人,但一直吃着家乡的食物,这是在告诉自己,不要忘记自己还是个日本人。看似漫不经心的喂养着一只野猫,背后却让小六成了他的性奴。导演还给了很多他们吃饭做爱吃饭做爱的镜头,其实是在说明他们之间是没有任何感情的,虽然他们以前认识,还在一张桌子上吃过饭,浅野忠信还替小六捡起过手帕。浅野忠信对身边的任何人都没有感情。唯独父子之情让他还是个人,当用他儿子威胁他时最后什么都能答应。浅桑将这个角色诠释的还是较很位的。
陆先生深夜给小五打电话,可是影片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陆先生在电话里说了什么,小五接完电话似乎有些迟疑。第二天小五就因为刺杀而被杀。此处悬念甚好,导演很明白一个道理,克制就是丰富。
不得不说影片里两组呼应的俯视镜头,也算提升逼格之关键所在。个人觉得就凭这两组镜头,这部电影就能将今年的所有国产片甩几条街。第一组是上海沦陷前的街道、屋顶与沦陷后一片废墟的屋顶、街道。第二组是陆先生亲人被残忍杀害,一个个倒在血泊中的镜头与最后上海沦陷陆先生匆忙离开的镜头,都是同一个地方。视觉效果极强,意味深长。彷佛在说,这一切都是虚幻的,没有任何意义。简直就是在揭示存在主义。
有变化才有可能性,一尘不变就会止步不前。导演这点做得值得肯定。唯一的败笔在于,直接让闫妮和袁泉告诉我们这是一部艺术片,大家伙儿可能看不懂。这完全是多此一举。如果真的不感兴趣或者看不懂,就算你告诉了也无济于事,照样会骂垃圾片。如果感兴趣你就是不说也会心领神会。艺术没有平衡,平衡了也就不够特别了。
愿程执牛耳保持,佳片不断。